首页 > > 正文

黄河“几字弯”攻坚战③新 | 治沙止漠铸样板

黄河档案

磴口县位于巴彦淖尔市西南部,东临鄂尔多斯高原,南依黄河北靠阴山,西部是浩瀚的乌兰布和沙漠。70余年来,磴口县累计治理沙漠210万亩,沙区林草覆盖度由0.04%提高到37.2%,重度沙化土地减少78%,向黄河年输沙量降低94.7%,沙漠治理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

三盛公水利枢纽。

全长5464公里的母亲河,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奔涌着52公里辉煌旅程。这里坐落着“万里黄河第一闸”——三盛公水利枢纽,河套灌区以此为源头,形成完整的七级灌排体系,在黄河水的滋养中,灌溉出1154万亩的沃野良田。

这里也是我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总面积1500多万亩的乌兰布和沙漠有近430万亩分布在磴口县境内,占全县总面积的77%。地处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前沿阵地”,磴口县牢牢锁住沙丘“黄龙”,不断丰富和拓展新时代“磴口模式”。

农田防护林网。

修剪抚育林木。

走进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以下简称沙林中心)第三实验场,一排排高大挺拔的防护林交织成网,守护着片片农田。

“1996年,我们的职工在这里栽植了垂柳树苗,20多年,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也见证了磴口县生态环境的改善。”该实验场副场长张建军指着一棵粗壮的垂柳自豪地说。

磴口县坚持有田必有林、有路必有林、有渠必有林,宜灌则灌、宜乔则乔,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围绕农田、路网、渠系营造防护林网并向纵深辐射,新型农田防护林网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和沙漠对农田侵害。

观察实验场中沙棘长势。

分析研究沙化土壤。

搜集各类沙土进行实验研究。

聚乳酸纤维沙袋沙障。

在这里,科技治沙的绿色传奇持续上演。

傍晚,穿行于沙林中心第一实验场流动沙丘治理示范区,一排排白色的聚乳酸纤维沙袋沙障在夕阳的映衬下格外耀眼。沙林中心科技管理处高君亮介绍:“聚乳酸纤维沙袋沙障是一种新型生物可降解纤维沙障,可在荒漠区域就地取材,用沙土填充沙袋。与植物沙障相比,具有便于移动、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沙林中心下辖4个实验场,在乌兰布和沙漠开展研究工作,为防沙治沙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8月27日,三北工程研究院在这里揭牌成立,沙林中心全域47万亩属地范围将打造成全国防沙治沙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示范区,为“三北”地区精准治沙和三大攻坚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

磴口县光伏治沙项目区。

安装光伏组件。

推进产业治沙,利用乌兰布和沙漠丰富的光能资源,磴口县不断延长光伏产业链条,着力打造光伏产业集群。

走进内蒙古巴彦淖尔蒙能能源有限公司100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项目磴口县85万千瓦子项目区,一片片蔚蓝色的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熠熠发光。公司工作人员范勇介绍:“项目区推行板上发电、板下种植,以抬高光伏阵列距地面高度1.8米、拉大阵列间距12米的方式,为种植灌草留足空间,实现光伏产业与生态治理有机结合。”

磴口县加大光伏新能源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光伏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先后引进国电投、大唐、国龙等11家企业,建成光伏装机容量77万千瓦,发送绿电量15亿度。

肉苁蓉迎来丰收季。

坚持治沙和致富相结合,磴口县鼓励治沙企业、种养大户、各类合作社大力发展沙草产业,实现“沙害”变“沙金”、“沙窝”变“金窝”。

秋日的王爷地肉苁蓉产业治沙基地内,工人们游走于梭梭林中,瞄准林下沙土的裂缝处,用铁锹采挖出一根根肉苁蓉。“曾经这里是一片沙海,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完成梭梭、四翅滨藜栽植及接种肉苁蓉1.5万亩,营造文冠果、杨树等农田防护林近10万株。”该基地相关负责人魏召宏介绍。

近年来,磴口县积极引导农牧民在沙区种植肉苁蓉、甘草等14万亩中草药材,种植红枣、酿酒葡萄等1万亩经济林产业,逐步形成了以沙漠绿化为基础的生态修复、生态农牧业、生态光伏、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生态产业综合体系。

“三北”防护林。

如今,磴口县已构建起与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治理相适应的“一地一网三区”防沙治沙体系(即自然保护地、农田防护林网、封沙育草区、防风阻沙区和光伏治沙区),正加快建设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全力打造防沙治沙+系统治理、防沙治沙+光伏产业、防沙治沙+有机奶业、防沙治沙+特色有机农业、防沙治沙+全域旅游示范区。

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生态环境系统治理攻坚战,在坚守与创新中,“磴口模式”正不断展现和释放出积极的示范引领效应,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

总策划:王登华

总监制:刘婧

执行监制:吉莉

报道团队:孙一帆 于涛 李卓 王晓博 程英军

  编辑:陈超

校对:杨文娟


[责任编辑:韩伟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