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沙变金,乌兰布和沙漠富起来

巴彦淖尔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多样,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要素齐全,其中,境内的乌兰布和沙漠西北依阴山,东北连接河套平原,东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西南与阿拉善盟相连,东西长 92 公里,南北宽 61公里,总面积 506 万亩(磴口县占426.9万亩)。

如何让广阔的沙海变为“沙金”,使茫茫大漠成为“聚宝盆”,这是巴彦淖尔人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乌兰布和沙区开展了一系列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工作的探索,将“绿化”与“产业化”、“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全力推动沙产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新路径。

特色农业风生水起 沙漠变身“金土地”在人们的印象中,北方许多大地农作物都是到秋季才进入成熟收获期,而具有"沙漠人参"美誉的肉苁蓉却是在四月份迎来了它的黄金丰收季。这两天,在磴口县沙金苏木温都尔毛道嘎查的内蒙古王爷地苁蓉生物有限公司种植基地里,两万多亩的肉苁蓉到了春季的采收期,开始进行大规模采收。

王爷地苁蓉生物有限公司负责人魏均介绍说,每亩肉苁蓉产量约100-150公斤,梭梭接种肉苁蓉亩收入能达到6000多元,是优质耕地收入的3倍。可以实现一次种植、收获15年以上。公司推出的苁蓉系列产品,年产值在200万元以上。

肉苁蓉春季收获不算新鲜,沙漠里种水稻、养鱼蟹才是奇事一件,而这样的奇迹早在3年多前就在磴口成为现实。

每年5月,是巴彦淖尔仁创公司播种水稻的季节。从2017年开始,该公司与北京仁创集团合作,采用铺设“生泰保水砂”技术在乌兰布和沙漠试种1000亩水稻。试种成功后,公司在探索引进新种植技术的同时,将鱼类、螃蟹、虾等水产动物放到稻田进行养殖,形成鱼稻共生新模式,既促进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又扩大了经济效益。在种养殖过程中,公司坚持采用绿色、有机、无污染的方式,所产稻米、鱼类、虾蟹自然健康绿色,深受市场和消费者欢迎。

沙漠深处还有香醇的牛乳,2010年圣牧高科进军乌兰布和沙漠,用9年时间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沙草有机产业体系。圣牧高科投入75亿元建成有机牧草种植基地30万亩,养殖奶牛近10万头,自建拥有世界先进生产技术的有机牛奶专用工厂,真正实现了种、养、生产加工一体化,形成了全程有机产业链。

不仅肉苁蓉、沙漠水稻、圣牧有机奶,近些年磴口县打破乌兰布和沙漠产业发展单一的格局,引导企业和个人发展多元化特色种养殖产业。一批新的农畜产品知名品牌在这里成长起来,沙漠山药、沙地花生、文冠果、漠北金爵葡萄酒、油莎豆、纳林有机鱼等成为沙产业新的代名词。

借光治沙循环发展 生态经济获双赢

依托乌兰布和沙区丰富的光照资源,磴口县抓住国家扶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机遇,从2015年开始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绿色清洁能源,成功打造了集光伏发电、设施农业科技大棚、生态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万亩太阳能光伏产业生态治理示范基地,走出了一条“光伏治沙”的致富新路子。

在磴口县沙区栉次鳞比异常雄壮的大棚房中,上面是光伏板,下面是设施农业大棚。华盛绿能公司的光伏农业大棚内,种植了新鲜少见的热带果蔬,养殖了经济效益高的蚯蚓,光伏与沙漠循环农业的有机结合在这里完美实践。

驱车沿穿沙公路西行10余公里便可到达磴口乌兰布和沙漠太阳能光伏产业生态治理示范基地。极目远眺,金色的沙漠上泛起一抹抹蓝色的海浪,一望无际,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这个万亩生态光伏基地,吸引了国电、国华、昌盛日电等企业入驻运营。目前已建成光伏发电项目12000亩,完成投资22亿元,装机容量达220兆瓦,年发电量3.6亿度,光伏园区已经成为自治区重点打造的国家级光伏治沙产业园。

短短几年时间,磴口县沙区就聚集了众多企业,光伏项目在乌兰布和沙漠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单一发电向光伏设施农业、光伏治沙等多个领域快速发展。光伏发电与荒漠治理相结合的“光伏治沙”,已成为磴口县域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实现了光伏发电、现代农牧业、沙草产业、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沙漠治理模式。

推进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关系到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对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我市决心以创建乌梁素海流域(乌兰布和沙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重要抓手,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的战略定位,统筹推进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努力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样板,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巴彦淖尔经验”。

[责任编辑: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