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实践有力量 | 磴口:把沙漠给治明白

磴口县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西南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端,是我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一年一场风,风吹石头跑”生动地描述了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当年的“狂野”。时至今日,在几代治沙人艰苦卓绝的努力下,磴口县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再到“人沙和谐”的巨大转变,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奇迹,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成功典范。

战沙,敢于大漠绘丹青

新中国成立伊始,308.5亩林木、5万余棵树木是磴口县仅有的“绿色家底”,剩下的大部分土地都被流沙淹没,农作物经常被大风连根吹走,亩产不到百斤。

以首任磴口县委书记杨力生率领的县委、政府一班人,针对乌兰布和沙漠风沙肆虐、淹埋农田、侵蚀家园、沙逼人退的严重态势,决心带领全县人民制服“黄龙”、治沙止漠。

杨力生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重建的最大难题就是沙害,不治理,磴口就会被淹没。流沙淹没良田,造成黄河泛滥,居民逃离,包兰铁路为此绕道跨黄河。只有挡住流沙才能让群众重返家园,恢复生产。”

就这样,一场全县动员、全民动手,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的群众性大规模防沙造林行动在全县展开。每逢春秋两季,全县几乎所有人马开进沙漠,住在沙窝、吃在沙窝、战在沙窝,掌灯砍条,月下栽树,形成了红旗招展、全民造林的动人景象,多造林、造好林、争当模范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群众的不懈追求。

到1959年末,闻名全国的308华里防护林建成,沿黄河西岸筑起了20公里防洪堤,基本上根治了流沙和水患对农田和家园的侵袭及破坏。

改革开放以来,磴口县全力对乌兰布和沙漠进行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陆续完成80公里穿沙公路建设工程、穿沙公路两侧42万亩植树造林工程、308华里防沙林带更新改造工程。

目前,近230万亩的乌兰布和沙漠披上了绿装,形成了160个湖泊绿洲,面积达到57.8万亩。磴口县先后荣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国家“三北”工程科学绿化试点县等称号。

历届磴口县委、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矢志不移向沙漠进军,战风沙、保家园、促发展,形成了“一种精神传承、两山理念引领、三生共赢发展、四方主体参与、五域系统施治”的防沙治沙“磴口模式”。

在磴口县县长李志雄看来,凝聚着智慧、汗水的先进经验和模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并不断转化为人民的福祉。“我们将坚决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创造新时代防沙治沙新奇迹动员令,立志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中冲在第一线、当好排头兵,努力建设新时代防沙治沙模范区。”李志雄说。

治沙,打造科学防沙治沙体系

在磴口县,有农田的地方就有防护林,有路的地方也有防护林。从高空俯瞰,田成方、林成网,高大乔木林围绕一片片农田四周而生,纵横交织成防护林网,将农田紧紧护住。

“以前为了对抗沙尘暴、护住粮食,我们都在地里铺上地膜。可就算是铺上了,一场风过来,全吹没了。种玉米,玉米被吹跑;种葫芦,葫芦苗被刮断。”

磴口县农民杨生金说起防护林网十分高兴,“自从防护林建起来后,村里环境彻底好了,就算偶尔刮风,半天也就结束了。除了种地,我还种了李子、杏等果树,既能防风固沙,又能给家里带来经济收入”。

“磴口县77%的面积被乌兰布和沙漠占据,农田防护林网是磴口防沙治沙模式的核心组成,也是保护农田、基础设施、城镇的最后一道防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副主任张景波说。

在70多年的防沙治沙实践中,磴口县立足自身实际,依托“三北”防护林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工程的实施,因地施策、因害设防,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起了与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治理相适应的“一地一网三区”防沙治沙体系。

“一地”即自然保护地。建成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湿地公园2个、国家沙漠公园1个,确保荒漠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一网”即农田防护林网。在沙漠东缘围绕农田、路网营造主副林带垂直的新型防护林网,遏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对农田侵害。

“三区”即封沙育草区、防风阻沙区和光伏治沙区。封沙育草区就是在裸露沙丘实施围栏封育,促进天然植被恢复;防风阻沙区主要是采取稻草方格先固沙、后造林的方法固定沙丘,阻止流沙活动和前移侵蚀黄河和铁路;光伏治沙区重点是通过“光伏+生态治理”,开辟新能源产业板上产绿电、板间长绿草、板下变绿洲的三产融合发展新赛道,以光锁沙、以草固沙,打造产业化、立体化、高质化的防沙治沙新业态。

通过“防、治、用、养”等措施,磴口县构建了从外至内、由表及里、覆盖全域的科学治沙体系,不仅让昔日沙子追着跑的县城变成了富饶绿洲,也彻底切断了乌兰布和沙漠向河套地区和华北地区侵蚀的通道。

用沙,探索绿富同兴新业态

穿行于乌兰布和沙漠,一块块光伏板纵横交错,一眼望不到边的深蓝色光伏组件,正汇聚成绿色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蓝海”,源源不断地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

“磴口县年日照时数3300小时以上,充沛的光能资源、广袤的沙区为发展光伏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天然优势。”张景波望着眼前的光伏蓝海发出感叹。

磴口县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条件,从2011年开始,在巴彦淖尔市率先开启光伏治沙项目,大力发展“光伏+沙漠+农业”“光伏+沙漠+林草”等“新能源+”生态治理模式,成功引进国华、蒙能、国电等企业,打造万亩光伏产业园区。“目前,园区内共有13家光伏企业建成并网,总装机规模达77万千瓦,总投资50.5亿元。”磴口县发改委副主任陈亮说。

2023年,磴口县将紧紧围绕实现“双碳”目标,全面建设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千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十四五”期间,计划总投资600亿元,装机规模达到1200万千瓦,实现固沙面积34万亩,并网后发电量达240亿千瓦时,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的良性循环新局面。

治理沙漠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只有统筹考虑当前和长远、公益和利益、发展和民生的关系,才能保证治理的有效性、可持续性。磴口县在推进沙漠治理的过程中,注重生态治理、生产发展和民生改善相统一,坚持适地、适树、适草、适种、适产,出台推进沙漠治理的激励政策措施,培育和种植既有生态治理效益又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沙生作物,大力扶持发展特色林果业、中药材种植等沙产业,让参与者有收益有回报,从而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发展。

内蒙古王爷地苁蓉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均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磴口人。在20年的防沙治沙经历中,他大胆尝试,在沙生植物梭梭根部接种肉苁蓉,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产业养生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创造了以“生态修复共同体+产业振兴共同体+健康养生共同体”为核心的乌兰布和沙漠王爷地肉苁蓉产业绿色发展模式。

“我们接种苁蓉不仅不和农业争水抢地,还能防风固沙。”魏均介绍,该企业已在沙区种植梭梭林2万多亩,人工接种肉苁蓉2万亩,研发生产的肉苁蓉茶、肉苁蓉饮品等系列产品年产值达1亿元。

以梭梭为主的灌木林接种肉苁蓉、以“圣牧”为主的优质牧草种植、以沙漠葡萄和沙棘等为主的沙区特色经济林种植,还有以湿地、荒漠资源为依托的生态旅游,磴口的治沙产业正日益多元化,在沙漠成功探索出一条绿色生产链,让产业链“联农带农”,走出了一条绿富同兴的新路子。

(调研组成员:宋明 吕亚娟 李贵文 王婷 执笔:李贵文)


[责任编辑:赛音毕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