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乌兰察布获“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殊荣,实力何在?

11月28日,乌兰察布市被授牌命名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消息不胫而走,大家欢欣鼓舞,七年磨一剑,终于创建成功,并成为全国第三批、内蒙古自治区首批获此殊荣的城市之一。

荣誉的背后,是该市从源头到餐桌,从食品生产企业到街边的零食铺子……“舌尖安全”经历了一场“大变革”。

高位推动,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

2015年,乌兰察布市充分发挥自然气候优势,启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行动,相继印发《乌兰察布市市级领导干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清单》《乌兰察布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食品药品安全责任清单》等文件,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乌兰察布市委常委会每年专题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汇报,协调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乌兰察布市政府制定《2021年乌兰察布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组建了24个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议事协调机构。

在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中位居前列,代表内蒙古自治区成功参加全国“双安双创”成果展,先后荣获“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自2016年被国务院食安办列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第三批试点城市以来,该市连续获得多个殊荣,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源头治理,筑牢“田间”首道防线

走进察右前旗南村返乡创业青年赵晓霞的黄瓜大棚里,一股淡淡的黄瓜清香扑鼻而来,一排排藤蔓上挂满了脆嫩的黄瓜,格外诱人。赵晓霞穿梭其间正忙着采摘、分拣,准备将700斤黄瓜销往乌兰察布市康泰惠民园农副产品交易中心。

“我种了4个棚的黄瓜,在种黄瓜的时候就必须按照规定使用农药,咱也不敢超量,市里和旗里的农牧业局会定期进行检测,不合格是要被罚的,而且这都是进市场的,进市场也都有严格的手续,所以不会有农药残留啥的,我们平时吃的就是大棚里自己种的。”赵晓霞坚定地告诉记者。

乌兰察布市康泰惠民园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食品快检室里检测员对进场的农产品进行检测。

乌兰察布市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经营和使用农业投入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开展农药减量行动,近三年该市农药使用量分别同比减少1.1%、5%、1.7%。在马铃薯、向日葵等标准化生产基地开展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0%以上。

同时,44家畜禽定点屠宰企业全部配备“瘦肉精”检验检测等设备,企业严格落实“两证两章”准出制度及背书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推行食用农畜产品合格证制度。严格落实粮食质量安全相关规定,按要求开展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工作,近三年库存粮食质量监测覆盖比例均高于25%。

加强监管,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每天一早,乌兰察布市康泰惠民园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在交易中心的食品快检室里,检测员穿上白大褂,戴上手套,开始了一天的检测工作。通过检测,合格的产品才能进入市场。

“我们检测室每天会对进入市场的蔬菜进行快检和抽检,合格的产品我们会发证,这样就能进入市场,如果遇上不合格产品,我们都会进行相应的处理。”集宁区市场监管局康泰惠民园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执法中队中队长郭晓旭介绍。

乌兰察布市康泰惠民园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食品快检室里检测员正在开“合格证”。

集宁区市场监管局还利用区块链技术推出“电子监管码”,市民只需扫描二维码便能获取农产品的来源和流向,真正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监控。

自创建开展以来,该市每年按照4批次/千人制定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实现从种养殖、生产、流通等全链条和网络销售业态的监督抽检全覆盖,在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抽检覆盖率达100%。

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全面实行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对风险级别不同的企业实行分类监管。加大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深入推进“乌兰察布餐餐安”餐饮质量提升行动,该市大中型餐饮企业“明厨亮灶”覆盖率达86%。

乌兰察布市大中型餐饮企业“明厨亮灶”覆盖率达86%。

同时,进一步强化“三小”治理,积极引导和扶持小作坊集中入园统一经营,已建成食品加工园区13个,中心城区食品加工小作坊入园率达80%以上。加强农贸市场建设,推动“小摊贩”入市推行集中经营统一监管,建成综合农贸市场20家,中心城区流动摊贩入市率达95%。推动“小餐饮”提档升级,大力实施“量化分级管理”“明厨亮灶”工程和“搬家式”大清理活动,推行餐饮企业4D、五常等先进管理体系。目前,已进行量化分级等级评定的餐饮经营单位占持证餐饮经营单位总数的92%。

如今“买得安心、用得放心、吃得舒心”是生活在乌兰察布的居民最直观的感受。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皇甫美鲜 郭奇男

[责任编辑:孙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