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苏木时光结》,一个基层干部的作家情怀

2023年春节过后,终于告别了持续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困扰,人们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阳光灿烂的日子,品读着由准格尔旗女作家刘雅娜馈赠于我的,由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并收录32篇散文的图文并茂的散文集《苏木时光结》,从情感细腻、自然简洁、清新凝炼、沁人心脾的语言和图片中,感受到一位长期工作和生活在基层的同志在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奋斗气息,感受到一位作家心中对布尔陶亥苏木的深深热爱与眷恋,感受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浓厚人文气息。

散文,是一种直接抒发作家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注重表现作家的生活感受和审美情趣,自由地抒发心中的激情。刘雅娜,一位八十年代初出生在准格尔旗的土生土长的人,读小学时,常到居住在布尔陶亥的三姨家玩,在脑海中就为布尔陶亥画了一个大概的轮廓。1999年,刘雅娜毕业于伊克昭盟师范学校,9月参加工作后就到布尔陶亥职业中学任教,代初三年级的政治课和全校的音乐课。2006年,经参加旗里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一推双考,被选任为准格尔旗农牧业产业办副主任,后调任友谊街道办事处任副主任。2016年5月,调任布尔陶亥苏木任副苏木长,后任苏木党委副书记。正因为刘雅娜在布尔陶亥的特殊工作和生活的经历,《苏木时光结》中的散文,大部分的内容都与布尔陶亥苏木有关。在散文集开篇的《安静的布尔陶亥》中,刘雅娜用深入细腻的描写,情不自自禁地把读者带入这块地处准格尔旗西北部,美丽神奇、静谧多彩、人杰地灵的地方:“安静的布尔陶亥安然地处在尘世间。这里的风景,乍一看,不是那旷世的美丽。这里偏僻退隐,近乎平凡,但只要认真地呼吸一阵子清爽的空气,便会隐隐地感受到偏僻退隐是美的,是有魔力的。一只白色的鸟展翅划过干净的蓝天,云彩跟着鸟儿飞行的方向流动。一株株大树努力把树梢伸向天空,志向是将那抹嫩绿融入湛蓝。树下的小草脾气怪得出奇,不肯褪掉去年的衣裳,将干叶置于新叶旁,枯黄的颜色生生与碧绿色一样有生机。几声漫瀚调从耕地那头传来,在空气中激起一圈圈声浪,这声浪穿过我的身体,传得越来越远……”。

散文,贵在有真情实感,具有张力。刘雅娜工作和生活在布尔陶亥苏木,在这片669.6平方公里广袤的土地上,她走遍了村村落落,留下了辛勤耕耘的足迹。无论是做老师还是当干部,在刘雅娜的心中,布尔陶亥苏木的农田林草沙水和农牧民是最可爱、最可亲的。她在布尔陶亥的大营盘寻找岁月留下的痕迹,在古老的王爷府里听风拂过,在额吉慈祥的笑语中寻得幸福的真谛,在老乡布满老茧的双手中看到了农民的质朴,在尔圪壕见田合作社“疯子的莱园”里看到农家的喜悦,在种满庄稼的大块田间看到了美丽乡村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她深深热爱着这片土地,她的生命已融入到布尔陶亥苏木的山山水水。她的散文接地气,注重表现对现实生活的深切感受,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了心中最真实的内在情感。她在散文《古老且年轻的铧尖村》中写到:“铧尖村不大,没有像城市一样整齐的规划,庄户人家都是依地势、水源而居。这几年,这里的房子新的多旧的少,承载了几代人生活的老房子反倒更有味道。在这里,生命的声音没有被遮蔽,每院每户都活泼新鲜。院外猪哼、羊叫、鸡寻食,院里狗吠、猫喵、燕衔泥。村里有文化大院,爱唱几句的老乡隔三岔五组织个活动,漫瀚调能飘挺远的呢。”

在刘雅娜的眼里,布尔陶亥苏木是漫瀚调的发祥地。漫瀚调传承人每个月都会有一周的时间,到苏木文化站里的漫瀚调传习所里给当地的漫瀚调爱好者们教唱。一直传唱的漫瀚调,是一枝亮丽的花朵,政府、学者、艺术家、传承人都在努力呵护。2008年,艺术风格兼具蒙、晋、陕三省区民歌的特点,文化内涵承载了蒙汉人民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历程的漫瀚调,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散文集《苏木时光结》中多次写到了漫瀚调,在散文《悠悠漫瀚情》中,刘雅娜负载了漫瀚调在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全新内容,她写到:“平时苏木里搞宣传,文艺队总爱用漫瀚调的曲子填上宣传主题的词,给老乡们演出。唱一方水土上的好资源,唱惠民政策有哪些,唱新农村里的新风貌,唱乡亲们的日子比密甜……漫瀚调里,有社会风貌,有风土人情,有时事政治,有日常生活,有传说故事,有男欢女爱。”在刘雅娜心里,漫瀚调更是这片土地上民族团结的象征、文化艺术的瑰宝。刘雅娜与漫瀚调,悠悠不了情。

在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刘雅娜不仅仅是具体工作的推动者,践行着担当和奉献的建设使命,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记录者和赞美者。她在散文《古老且年轻的铧尖村》中接着写到:“在这片土地上,村里的编织袋厂发出哒哒哒、哒哒哒的声音,这简单的节奏唱响了三百万订单;老贺家的孙子考上了清华,家里人打电话的声音都洋溢着喜悦;为钱老办的百岁生日宴上亲戚们送上了满满的祝福,小辈们在朋友圈发的内容被点赞;八十多岁的老党员坚持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多捐点儿钱……铧尖村里的一件又一件,一笔又一笔地绘出这个村子独特的画像。”

散文,贵在有优美的语言和意境。在刘雅娜的心中和笔下,乡村是美丽的、多彩的,乡土中处处流动着真挚的情感和鲜艳的色彩。面对着喜获的丰收,刘雅娜直抒胸意,抒发着情感,又在散文《收秋》和《丰光好》中分别写到:“收秋,收什么?收春天种下的希望,收亲人们聚在地里一同劳作的温情。乡村的田地里繁忙热闹,大块田间,联合收割机、拖拉机、三轮车来往穿梭;小块田间,或隐或现着人们辛勤劳作的身影……勤劳的老乡正把一排排整齐的玉米秆割倒,动作看起来轻松娴熟。割倒的玉米秆整齐地躺着,等这块地的玉米秆全部割完,再统一把玉米棒子掰下来。黄灿灿的玉米棒子最后会在农家院里或场面里亮相,有的平辅成金色的毯子,有的堆成金色的垛子,有的悬在屋檐下编成金色的辫子……”。“丰收在眼前、在田里、在仓里,丰收在歌里、在舞里、在酒里。丰收是秋季的热闹,更是老乡的期盼。丰收是农人的仓满,更是牧人的羊肥。丰收于我是什么?是眼前一田一人、一叶一草、一牛一马,还是一个让人感到踏实的符号?”

刘雅娜的散文,具有女性特有的审美感知和思维,藏有一种音乐的韵律,用心用情表达出对布尔陶亥苏木的热爱和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赞美。她把自己完全融入到这片热土,用心用笔展示着今天美丽乡村的生产生活状态和昂扬向上的勃勃生机。她在散文《相似的村庄,不一样的尔圪壕》中这样写到:“吃了几年这片土地上的饭,喝了几年这片土地上的水,恍惚间,觉得自己成了这片土地上的乡民。看得到大家心底蕴藏着的厚道,看得到返乡创业青年的热情,看得到支书带领着党员忙碌,看得到包村干部带来的新思想,感受得到这片土地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一天天变化着,感受得到这片土地上人的幸福一天天增长着……”。

品读着图文并茂的散文集《苏木时光结》,从字里行间和张张图片中感受着一个工作在基层的作家心中韵涵的人文与自然情怀,文字中更多地感受到是一个基层干部在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与乡亲们结下的真挚情感。刘雅娜每一篇散文,用一件件普通的往事和人物,生动鲜活地讲述着一个叫布尔陶亥的苏木,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脱贫攻坚和建设美丽乡村,正在实现乡村振兴的故事,讲述着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发生的从来没有的全新变化!(文/图 乔  明 )(作者:乔明,鄂尔多斯市政协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一级词作家、高级经济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自治区政府研究(参事)室特约研究员、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全国和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