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撬动机构编制“杠杆” 服务人才发展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资本、第一推动力。机构编制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立足实际,主动作为,将有限的编制资源最大限度用于招贤纳士,招才纳智,蓄势赋能,为发展人才工作提供坚强的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支撑保障。

释放编制活力招才纳智——建“池”蓄能。一是合理规划空编使用。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增减平衡”的原则,严控空编使用计划审批,以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系统为依托,全程加强空编使用计划管理,最大程度发挥计划使用效率。在坚持核定总量不变情况下,对职能弱化、长期闲置、效益不高的“沉睡”编制果断收回,统筹使用,同时暂时“冻结”部分空编,用于建立“人才编制周转池”,持续为基层一线积蓄用编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机构编制工作的“杠杆效应”。二是盘活编制资源。坚持计划用编、有序用编,按照机构编制相关规定,适当预留部分空余编制用于换届、政策性安置、接收选调生、人才引进等需要。积极梳理各单位编制情况,锚定人才招引方向,了解掌握关键领域人才存量和急需紧缺人才情况,加大用编计划向引进重点领域人才倾斜力度,确保有限地编制资源精准用在人才事业发展的“刀刃”上,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打通引进人才“绿色通道”——疏“渠”用才。坚持把人才工作与机构编制管理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实现编制资源集约化使用,发挥招才、引才和留才的功能。机构编制部门要着力打造人才用编“绿色通道”,预留一定数量的编制,专门用于解决引进高层次技术人员和急需紧缺人才的编制短缺问题。在机构编制法规范围内,对人才专项编制实行单列、动态管理,精简优化用编办理流程,建立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入编登记“简化通道”,明确规定办理时限,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的办法,随来随办、一次办结,同时对已入编登记的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实行专项统计和管理,树立“控制编制但不控制人才用编”的编制管理使用理念,明确要求人才用编不挤占、不挪用,做到定编到人、定编到岗,强化人才服务保障。

保障重点领域需求——按“需”供才。从机构编制供给侧入手,突出保障重点领域和社会民生领域用编政策倾斜,统筹调剂事业编制吸引专项人才,用于保障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及有关特殊重要领域和岗位。一是大力支持教育系统用编需求。为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资源配置,不断探索研究盘活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方法和途径,进一步增加中小学教职工、学前教育编制供给。因地制宜,建立双语教师“绿色通道”,对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新增的编制需求单独列编,在招聘时适当放宽年龄、户籍等条件,可采取直接试讲等多种方式选拔,择优录用,助推全旗教育事业均衡、快速发展。二是大力支持医疗系统用编需求。探索建立公立医院事业编制周转池,有效缓解公立医院编制的供需矛盾,为公益性公共卫生服务和公立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可持续的编制保障。针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实行单列专项编制与单位空余编制相结合的使用模式,超编或满编单位因工作需要引进高层人才的,按照“专编专用、人编对号、人留编留、人去编销、空编置换、从严控制”的原则从事业编制总量中调剂空编使用。三是聚焦乡村振兴,统筹配置机构编制资源。从事业编制总额中调剂用于保障乡镇(苏木)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并重点保障满编超编或空编数额不能满足需要的乡镇(苏木)。搭建高层次人才引进平台,促进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不断加强乡村振兴工作人才队伍力量。(宝萨日娜)

[责任编辑:韩伟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