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北疆新实践|坚守匠心 留住最浓家乡味

一块2斤左右的面团儿,先擀成直径约1米的圆形面片儿,撒上面扑,经过7、8次折叠继续擀开,最后擀得薄如宣纸,然后平整堆叠成长条状,用紧凑刀法切成宽约2毫米的丝条,抓起来在空中用力一抖,抖掉多余的面扑,一把温润的“杨美精制豆面”就做成了。

杨美老伴儿给大家展示传统手工豆面制作工艺。

晚秋时节,慕名来到鄂尔多斯市传统豆面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美家的豆面加工房,杨美的老伴儿现场给大家展示了传统手工豆面的制作过程,引来一片赞叹。

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杨美豆面家喻户晓。来到这里,吃上一碗味道香醇、口感筋道、营养丰富、纯手工制作的杨美豆面,家乡的味道瞬间在唇齿间环绕。

“有好人品才能做出好产品!”20多年传承手工豆面制作技艺,杨美像呵护自己的名誉一样呵护他的豆面品牌。

“我做的豆面主料用的是陕西定边的灰豌豆,配料是榆林的鸡蛋、甘肃的蒿籽、本地的胡油,面扑用的是本地的糜米粉,全是真材实料。为了保证品质,原料贵点不怕,咱不干那哄人的事。”

展示擀好的几把豆面。

上等的原料加上传统的工艺,成就了杨美豆面上乘的品质和浓浓的家乡味。秉持这一理念,杨美将这一传统技艺传承至今。

说起这一技艺的传承之路,杨美有说不完的话。

2002年以前,杨美和老伴儿居住在纳林陶亥镇道劳岱村,年收入只有五、六千元。一次,他赶上驴车去纳林陶亥镇卖西瓜,听说上湾的一个老太太光靠卖豆面一年就能收入一万多,这让杨美动了心。因为他和老伴就传承了做豆面的手艺,在十里八乡小有名气,经常被请到村里的娶聘宴席上做豆面。杨美的爷爷是“走西口”来到道劳岱村的,靠着一手精湛的做豆面手艺在当地扎了根,到如今这手艺传到杨美手上已经是第三代了。

2003年,杨美和老伴商定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道劳岱村,到纳林陶亥镇上靠手艺谋生。二人起早贪黑,诚信经营,很快在镇里的豆面行业占领一席之地,地道美味的豆面受到当地人喜爱,供不应求,当年就收入十几万元。镇政府为鼓励支持传统饮食文化传承,帮助杨美建起豆面加工房,安装了动力线,购置了电机、加面机等加工设备,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收入也翻了番。

如今,每天购买杨美豆面的顾客络绎不绝。当地的上门购买,东胜、伊旗、康巴什等周边旗区的通过出租车运送购买,再远一些的如北京、东北、陕西等地,通过快递冷链送到顾客手中。

杨美正在打包做好的豆面。

杨美的豆面每天销量在50斤左右,到了每年的11月和12月,每天销量在500斤左右,因为西北地区的居民喜欢吃豆面,尤其在传统节日到来前后,家家户户都要购买储存一些豆面,作为招待客人的美食佳品。

“豆面低糖低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味道鲜美,易于消化,老少皆宜,是‘三高’人群的最佳饮食。以前我们这里过年给亲戚朋友送烟酒,现在大家都送我的豆面,送健康呢。”谈起自己的豆面,杨美黝黑的脸上绽放出得意的笑容。

“二儿子和大孙女已经把这做豆面的手艺学到手了,今后他们就能把这份传统豆面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我和老伴也就放心了。”

这些年,杨美的豆面年销量保持在5万斤左右,年纯收入20多万元,因为是手工制作,量不会持续增长。老两口在传承家乡味道的同时,也过上了美美的小康生活。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王玉琢 郝雪莲 张慧玲 呼布琴 布音额尼尔乐 毛锴彦

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安金鹿

伊金霍洛旗融媒体中心记者:高海东 麻志强 高宁

[责任编辑:温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