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镜鉴文明】赛罕区:深化移风易俗 吹响文明号角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乡风文明,移风易俗是关键。怎么移,如何易?作为自治区人口最多、首府面积最大的城区,近年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持续发力,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在宣传引导上添举措、在重点整治上谋实效,持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良好风尚浸润人心,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抓统筹,坚持高位谋划部署 

2022年,赛罕区制定出台《创建移风易俗示范区工作方案》,对全区移风易俗创建工作进行部署,区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强化调度和现场指导。婚丧礼俗专项整治作为重点整治工作纳入各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的重要考核指标,纳入各地区各部门全年工作综合考核内容。 

重教育,强化宣传引导 

加强新闻宣传。在“新赛罕V”各平台加强移风易俗相关动态报道和典型事迹的宣传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发布以“讲文明 树新风”“我们的节日”等为主要内容的公益广告,增进群众对推进移风易俗的认知认同;在新媒体平台播出抵制高价彩礼等类型的公益宣传短视频,通过看、听、说的方式提升移风易俗效能;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殡葬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市委、市政府相关政策规定,摒弃丧葬陋俗,倡导礼轻情重、环保低碳新风。加强教育引导。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编排以移风易俗为主题的戏曲、小品等节目,深入基层巡回演出150余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深入村居道德讲堂、农村集市、广场大院等场所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各村居通过“文明实践广播站”广泛宣传本村村规民约及移风易俗的具体要求,做到家喻户晓。 

抓关键,形成文明新风 

加强村规民约约束力。下发《关于深化开展“一约四会”工作实施方案》,指导各村健全《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等有关配套制度和措施,修订好的村规民约及时展示在广场、长廊、集市等村民相对集中的区域,将村规民约发到村民微信群中,并安排网格员入户宣传。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把堵与疏有机结合,在加大陈规陋习治理的同时,广泛开展最美庭院、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比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进一步规范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等活动场所建设,每月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2022年,赛罕区组织开展“美化人居环境”“破除陈规陋习 树立文明新风”等移风易俗活动120余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通过文明团结超市激励奖励村民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文明新风更加巩固。发挥传统礼俗教化功能。赛罕区以创建全市移风易俗示范区为契机,制定下发《推进婚俗改革倡导移风易俗的实施方案》《农村殡葬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深入推进农村婚俗改革和殡葬习俗改革。陆续规划建设区级公益性墓地1个、镇级公益性墓地5个,村级公益性墓地30个,实现赛罕区范围内基本没有乱埋乱葬坟墓、活人墓和硬化墓的目标。 

提质效,着力发展乡村文化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和管理设施,提升村级综合服务水平。强化公共文明引导,因地制宜利用电子屏、文化墙、文化长廊、精神文明创建宣传栏和文明实践广播站开展农村户外公益广告宣传。提升文化产品服务供给。常态化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以节日节点为重点,广泛开展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等形式多样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乌兰牧骑等单位深入基层巡回演出150余场,丰富活跃文化生活,营造乡风文明浓厚氛围。大力培育新乡贤文化。赛罕区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扣农村乡贤示范培育,通过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评选表彰和节日慰问、拜访联谊等形式,最大限度赢得外出乡贤对家乡的支持和反哺,引导乡贤参与公益事业、开展志愿服务、主讲道德讲堂、引领文体活动、推进移风易俗、进行社会监督等,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使大家学有榜样、行有示范,有力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促提升,注重示范典型带动 

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培育。开展市场主体信用承诺、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等主题实践活动,围绕“3·15”消费者权益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 “质量月”等重要节点广泛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同时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诚信理念、弘扬诚信文化、褒扬诚信典型、曝光失信案例。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将乡风文明建设作为文明单位系列创建的重要任务,发挥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对农村移风易俗的推动作用。在各镇至少培育2个移风易俗工作示范村的基础上,包联镇(街道)领导和属地牵头,深入总结推广工作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地区移风易俗工作。 

目前,赛罕区现有各级文明村镇67个,其中国家级3个、自治区级9个、市级13个、赛罕区级42个,各级文明村总占比66.33%。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一约四会”在各村居实现全覆盖,农村陈规陋习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婚丧喜庆费用等明显下降,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理事的社会风尚基本形成,文明村镇比例持续增高,全区农村移风易俗基本实现制度化、常态化。 

[责任编辑:温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