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西小召镇:党建引领圆满完成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铺设乡村振兴快车道

高标准农田建设事关现代农业发展、粮食安全和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为持续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近年来,西小召镇坚持党建引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将党支部建在“粮食安全”稳产保供链上,让党旗高扬在希望的田野上,结合全镇农业发展分布特点,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目标,扎实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

开弓没有回头箭,办法总比困难多

项目实施之初,“高标准农田到底干些啥?平田整地以后土地的肥力是不是就下降了?土地流转以后,我们世代种地的农民干啥去,我养殖的羊没有饲料咋办……”很多农户都存在困惑,一时难以接受,工作难度显而易见。面对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村“两委”班子没有气馁,而是积极想办法、做工作,一次次村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统一了村组干部和党员思想,要坚持党建引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明确了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排头兵”“火车头”作用,大力开展走访入户宣传、开展“一对一”指导服务,面对面向群众宣传政策,用实际行动为群众作出表率。通过示范带动,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民情恳谈会,给广大群众算清“当前和长远”帐,土地流转中从农资、投工、投劳算清“产出和投入”帐,切实解决了群众心中的疑惑和问题,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了在春播前完成建设,施工的几个月时间里,三个村的村“两委”一班人脸晒黑了,脚磨烂了,嘴皮子说破了,节假日没有休息过一天。在旗镇村干部及群众的齐心协力和锲而不舍、攻坚克难下,终于建成了“小地变大地、一村一块田、全部配备滴灌低压管道”的高标准农田8万亩,三个村2442户,共完成2388户群众的土地流转协议签订工作,占比97.7%。


支部领航幸福路,念活增收致富经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针对土地流转后,村内闲散劳动力增多的情况,镇党委积极探索“支部牵头、合作社统筹、农户参与、集体收益”的支部联建发展模式,通过“订单式”“保姆式”和“套餐式”一条龙作业服务等形式,进一步整合闲散农户,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助力产业结构调整,同时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和参与度,帮助群众持续增收。于4月12日,在乃马岱村委成功举行了乌拉特前旗锦林合作社与乃马岱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合作签约仪式,在本次合作中,锦林合作社负责提供相应的设备支持、提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乃马岱村党支部组织村民接受种植技术等培训,选用有带工经验、口碑好的村民作为“带头人”,并按需配合相关作业要求,实现双方技术资源和劳动资源的共享,能够最大程度上安置村内富余劳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农民在“家门口”就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搭建起促农增收的桥梁。

党旗引领明方向,实干担当善作为

多条腿走路,才能行稳致远。借助高标准农田建设撬动农业标准化建设,通过实施土地流转,高质量建成黄灌区引黄滴灌示范区、万亩甜菜种植基地,实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产业基地建设互补互促,共长共进。让群众亲眼看到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了“小地变大地、漫灌变滴灌、低效变高效”。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是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在今后的发展中,西小召镇党委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助农增收增产、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打造高素质农民队伍和高质量农业发展中,进一步推动全镇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西小召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