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农”墨重彩气象新——包头市加快建设现代特色高效农牧业产业体系

夏秋时节,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海随风起伏;寒冬大棚,西红柿、黄瓜、草莓等蔬果鲜嫩肥厚;现代农牧业合作社里,牛肥马壮,各类肉制品、奶食品琳琅满目……近年来,包头市充分发挥以城带乡、以工哺农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全力推动农牧业强起来、农村牧区美起来、农牧民富起来,一幅现代农牧业蓬勃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在包头大地渐次展开。

稳定种植面积 提升粮食产能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踏着春天的脚步,包头市各旗县区纷纷掀起春耕备耕热潮。

土右旗作为全市农业大旗,春节刚过,就组织农资经销商积极储备春耕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村,根据不同种养殖需求进行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农民科学合理开展种养殖。

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是立国之本和强国之基。近年来,包头市坚决把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扛在肩头,抓牢粮食和重要农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努力在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中作出包头贡献。

当前,全市上下聚焦提升粮食产能,抓好春耕备耕,确保稳产增产的现时,同步发力稳面积、提单产、建良田、减损耗。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05万亩左右。

目前,包头市以占常年播种耕地面积36.3%的高标准农田,支撑了50%以上的粮食产能。为进一步稳定和提升粮食产能,今年,包头市将持续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完成自治区高标准农田“十四五”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加快完成现有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从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对未有效利用的荒地进行科学开发,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尽可能盘活用好资源。

发展设施农业 丰富“菜篮子”

日前,在九原区一农业合作社草莓大棚里,农户们正忙着采摘、打包。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草莓售完后,我们就开始锄园施肥,育苗、种植蔬菜等。这几天,市、区两级农业技术指导员每天都过来,针对大棚的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等进行跟踪指导,这让我们农民少了一份担忧,多了一份保障。”

今年,包头市围绕重要农畜产品供给,全面抓好“菜篮子”“肉盘子”“奶罐子”。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和畜牧业,在重要农畜产品供给上补短板、扬优势、强保障。

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强化科学规划、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以现有8个高标准现代设施农业园区为重点,推动设施农业扩面提档升级,加强农商对接、农超对接、产销对接,建好“本地仓”,提高自给率,不断扩外销。

坚持设施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方向,提升现代设施畜牧业发展水平,全面加强肉牛、肉羊、生猪现代化设施养殖建设,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培育养殖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带动农牧民积极参与,构建多元化设施畜牧业发展格局。

扎实落实国家奶业振兴战略、自治区“奶九条”措施,提档升级现有7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抓好土右旗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体推进项目建设,争取九原区获得项目支持,加强种源基地建设,提升奶畜繁殖率和单产水平,力争今年全市肉类总产量在20万吨以上,鲜奶产量在40万吨以上。

坚持粮经饲统筹,加快建设优质节水高产稳产饲草料基地,强化饲草基地建设,在山南地区重点开发利用玉米秸秆,山北地区重点开发利用柠条饲草资源,大力发展青贮饲料,加快推进秸秆养畜。

科技创新驱动 赋能现代农牧业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们城市发展的基本战略,而农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科技创新。

今年,包头市将继续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加大优良品种和农技推广应用。落实种业振兴行动,建设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打造农作物“看禾选种”平台,推广使用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加强肉羊肉牛品种改良。同时,鼓励发展各类社会化农牧业科技服务组织,创新市场化农技推广模式,充分发挥各级农牧业技术推广力量,推动先进农牧业技术下乡进村入户。

加强农牧业创新平台建设。实施农牧业领域科技创新高地专项建设行动,加强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深化与高校院所合作,在先进种养技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等方面开展重点关键技术攻关,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水平。

强化技术装备保障,加大大型、高端、智能化、节能型农机推广力度,力争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畜牧养殖机械化率达到48%。

大力推进农业高效节水,加快黄灌区骨干节水工程改造。今年,土右旗、九原区计划新增黄灌区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万亩、节水300万立方米。2024年,土右旗计划新增黄灌区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节水1500万立方米。2025年,土右旗再计划新增黄灌区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万亩、节水1300万立方米。

以创新驱动,用科技赋能。随着这一系列举措的落地实施,包头现代农牧业的基础越来越扎实,体系越来越完备,正向着在自治区率先实现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率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阔步前进。


[责任编辑:赵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