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文明祭扫助推乡风文明建设

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祭扫是我们缅怀亲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文明习俗。作为新时代青年,要结合实际情况,顺应时代潮流,奉行简约时尚,践行文明新风,文明祭扫,彰显传统节日时移世易的现代内涵和创新形式。

记忆中的祭扫,是跟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提着贡品,拿着纸钱去到祖先的坟头,焚香烧纸,诉说哀思。笔者只是茫然的跟着跪拜磕头。随着生活富裕,贡品和纸钱的数量、类型也在增加。有些子女多而且生活富裕的家族,祭祀时坟头更是堆满了贡品和纸钱,还燃放鞭炮。

城里的嫂嫂跟笔者讲,每次扫墓,她都是拿着鲜花和贡品到公墓去,聊聊最近发生的事情,诉说自己的思念。这种祭祀方式既新潮简约又能表达哀思。

在农村,传统的祭祀观念历久千年,如何做好文明祭扫,移风易俗?这需要政府积极宣传引导,使文明祭祀理念深入人心。要让群众懂得祭祀的含义,我们祭祀先人,是要传承孝悌传统、先人美德,通过对先人的祭祀,更懂得珍惜今日的亲情和美好的生活。明白了祭祀的含义,传统观念就容易转变过来,以文明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纪念。文明祭祀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监管与督促,既不能“一刀切”的禁止祭祀,也不能任之不管。制定村规民约,把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落实到家家户户,做到清明安全祭祀及时提醒,清明祭祀安全注意事项人人皆知,并落实好防火措施。

清明时节,追思慎远,自然需必要的仪式。但这种仪式应该是庄重、文明的,而不应该是低俗、荒诞的。让我们以己之力去潜移默化的转变身边人的传统观念,文明祭祀,对逝去的先辈和亲人,以敬慕和思念之情,献上一瓣心香,寄去一份思念,将追思铭记在心。

(闫蓉)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