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书写新时代民生答卷

记者 杨延岭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这是巨大的鼓舞,更是无尽的鞭策。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以民评民说为工作评价标准,以民心民力为根本依靠,以民意民声为决策依据,以民愿民盼为努力方向,以民惠民富为追求目标,努力提升乌海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财政支出 牵引民生之变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保障民生,是职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底线;改善民生,是目标,也是实现人民福祉的一个动态过程。怎样让“人民至上”的理念化为生动实践,市委市政府用行动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终要体现在民生有效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民生大事难事急事,精准发力、补上短板,努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市委七届八次全会上强调,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直面难点,多干实事,推动优教优医普惠区社会效应基本显现。

民生,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要会议中,无疑是个高频词。正是因为对“人民至上”理念的坚守和践行,市委市政府一直把民生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大决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几年来,我市坚持财政资金配置倾斜,民生投入不断增长:2017年,全年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支出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3.7% ;2018年,民生和社会事业方面的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4.0%;2019年,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方面的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4.2%。

几年来,一大批民生实事落到实处。我市支持脱贫攻坚投入力度前所未有;城乡低保、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等政策标准持续提高;就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十项指标全部“清零达标”,脱贫成果持续巩固;

基本养老、医疗等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五连涨”;

城乡养老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57%和70%;

低保标准由680元提高到720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补助标准每人每月1600元,均居自治区前列;

开工建设棚改住房8085套,基本建成6270套;

新建改建幼儿园6所,普惠性幼儿园比例达到93%;

按病种付费数量扩大到240个,药品采购价格同比下降13.5%;

……

我市在2019全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中位列46位。一项项惠民政策接连出台,一笔笔民生支出相继落地,一张张“民生清单”不断拉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方力量让乌海聚力前行,也彰显出市委市政府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就业创业  筑牢民生之基

“新增就业701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7%的较低水平,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这组数据意味着,在我市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下,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新进展。

市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创业孵化基地的天才工场科学实验室,是一家针对6到14岁的青少年儿童开展以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为主的素质教育机构。“近几年来,社工服务中心一直对我们大力扶持,多次开展了创业培训和指导。去年,我们入驻市科技馆,馆里免费给我们提供了场地,而且物业费、水电暖的费用都是全免的。”天才工场科学实验室负责人王凤鸣很有感慨地对记者说,这得益于我市着眼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对创业者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王凤鸣的成功是我市众多创业者的一个缩影。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在乌海大地上奔涌,创业开始成为带动就业的新动力。

创新型城市的创建,众创空间的发展,孵化基地的建设,培育着创业土壤;审批和商事制度改革,简政放权的持续推进,改善着创业环境;大学生、农民工、科技人员等群体投身创业,释放着民间蕴藏的创业力量;开展创业培训,健全服务体系,激发着创业者的创业激情。创业者们正用智慧传递创业梦想,用不停歇的创业脚步改变乌海的未来。

富民之道,惟在乐业。近年来,我市大力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注重利用新业态吸纳就业,一产、二产就业趋稳,三产就业吸纳能力逐年提高,特别是葡萄产业和旅游、养老、健康等现代服务业与文化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同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商、微商、快递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催生了大量就业岗位,就业渠道也呈现单位就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等多元形式。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多措并举推进稳就业工作,全力以赴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的影响。我市积极实施“织牢民生底线、兜底就业保障”就业援助专项行动,规范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标准和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大援企稳岗力度,统筹落实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失业保险援企稳岗返还、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社保补贴等“降、返、补”政策,援助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落实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农牧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措施,及时将受疫情影响的就业困难人员纳入就业援助范围,鼓励开发公益岗位进行兜底安置;稳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农牧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的就业创业工作。

针对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我市积极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基层成长计划和就业见习计划,陆续开展“疫情防控就业服务”和“离校未就业百日攻坚”行动,落实促进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统筹做好乌海户籍返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不仅是一个人的奋斗历程,更折射一座城市的发展进程。

一项项稳增长、惠民生的政策陆续出台,为全力做好就业工作谋篇布局;一条条保就业、促创业的精细措施逐步落地,为民众尽享就业暖阳指路引航;一次次思当下、谋未来的探索步伐铿锵有力,让创业成为带动就业的新动力。我市始终将做好就业工作摆在首要位置,用不畏难、不惧险、不怕苦、不停步的实践和探索,生动诠释着人民至上的民生情怀,为民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文明创建  顺应民生之意

乌海在变,路更宽了,楼更高了,景色更美了;乌海在变,闯红灯、随地吐痰的少了,互助友爱、文明礼让的多了。然而,变化最大的,是乌海人内心的感受。从过去脏乱的煤城,到今天文明开放的现代化水上新城,乌海人自信心更足,自豪感、幸福感更强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9年6月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7:住房,关系国与家》,全国293个城市中,宜居竞争力乌海位居84位,位列自治区第4位。

从“不适宜人类生存”到排名靠前的宜居城市,乌海是怎样做到的?答案乌海人心里最清楚,幸福并非突如其来,它源自于一场全面而又深刻的“文明大变革”。

2009年,我市决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等一系列创建活动全面展开。“创城”,一个新鲜的词汇从此进入到乌海人的生活。

这是一场为民之战。

“提高市民幸福指数,是我们创建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市委、市政府向广大市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市委书记史万钧说,“‘双城联创’是民心工程,我们就是要把创城变成群众受益得实惠的过程。”

创城为民,为民创城。我市从群众最关注、最盼望解决的小事、实事、难事做起,让每一位市民在点滴中感受着变化,在变化中体验着幸福:

高标准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扎实开展自治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全面深化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秩序整治和城市管理执法集中整治等专项活动;畅通民意诉求渠道,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开通市长热线、“行风热线”和12345便民服务热线,对市民意见建议及时落实和整改;坚持文化惠民,打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高标准建设市图书馆、博物馆新馆、文化艺术中心、科技馆、书法广场等标志性文化设施……

以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为引领,做好“水”和“绿”的文章,依托乌海湖深入推进环城水系建设,加快建设城区“五分钟休闲绿地”和“十分钟休闲圈”,全力构建“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和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城市生态格局……

“幸福感、获得感”是文明创建的试金石。百姓的需求在哪里,创城的目标就定在哪里。民生改善的浓浓暖意,幸福指数的步步提升,是创城路上乌海人最贴心的收获。

普通人的生活,是社会进步的影子。多彩的民生行动背后,折射出的是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民生情怀。乌海,正以厚积薄发的姿态阔步向前,以民生为底色,书写美好生活的时代答卷。

[责任编辑:邢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