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乌海 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记者 杨延岭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作为黄河进入内蒙古的第一站,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乌海与黄河全流域的关系,发挥乌海在黄河流域的独特优势,不断加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力度。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硕。从“求生存”到“求生态”,见证了乌海推进生态战略行动的不懈探索和执着追求。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

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乌海倾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乌海样本”,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焦化、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标准,截至5月17日,全市实施自动监测的重点企业达标率为 96.9%,较1月份提高5.3个百分点。

截至5月24日,乌海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共计108天,达标率为74.5%。

今年1至5月,黄河流域国控考核断面三盛公断面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标准要求,较自治区下达的考核水质目标提升1个类别;全市6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到Ⅲ类比例为100%。

数据闪亮耀眼,变化振奋人心。

步履铿锵,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沿着奋进的足迹推进迅速。

全面开展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准确掌握污染源基本情况。我市加大在线监控工作力度,截至目前,全市49户排污企业的122个排污口实施了自动监测,共安装自动监测设施157套;列入废气、废水的重点排污企业,全部实施了自动监控;共对43户重点排污企业和10个环境监管重点区域,安装高清球型摄像机55台,高空瞭望摄像机15台;对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施实施全面动态管控,投资366万元建设了污染源自动监测设施动态管控系统,对全市45户重点排污单位的95个排污口共计130台自动监测设施实施动态管控。

焦化、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标准。千里山焦化(一期)、西来峰焦化(一期)特别排放改造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预计分别于今年7月底和9月底前完成改造。今年以来,全市完成料堆场封闭治理项目17个,正在组织施工32个。针对乌达区化工企业较为集中的实际,我市组织实施了乌达工业园区挥发性污染物智能监测系统示范项目,目前走航车已投入使用,整体项目预计今年6月底前完成建设。海勃湾中心城区增设了海北新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国控站点,并于今年1月1日正式投运。全市露天煤矿及采空区基本完成监控系统安装并联网投入运行,具有边坡监测、车辆人员定位、视频监控等功能,实现了边坡危害2小时以上提前预警;采坑、排土场高清摄像头360度无死角覆盖,发现火点及时告知,可做到随时发现随时治理;投资1560万元购置的30台矿区机械化清扫车均已到位。

同时,我市还积极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目前,全市3家规模养殖场均办理了环评手续,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为78.76%;加大对水源地保护区内存在问题的排查整治力度,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户改厕工作解决水源地保护区内生活污水散排问题。

督察整改进展顺利

污染防治成效显著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大检查反馈意见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果。

截至目前,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涉及我市的16项整改任务,已完成整改14项,其余2项正在加快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涉及我市的16项整改任务,已完成整改13项,其余3项正在整改,整改进度均符合整改时序要求和长期坚持要求。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期间我市共接到转办群众举报案件47件,已全部办结。自治区生态环保大检查反馈意见涉及我市的11项整改任务(共23项,其中12项与中央环保督察重复),已全部完成整改。

在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指示要求下,我市坚持铁腕治污,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019年以来,全市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共下达处罚决定书181份,罚没款金额为1581.2693万元,移送公安案件4件。保障群众环境权益,2019年全年受理环境信访投诉766件,办结753件,办结率98.3%。加快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问题整改进度。自治区督察组向乌海及周边地区反馈督查的461家企业781项环境问题,已完成整改712项,正在推进69项,整改完成率91%。挂牌督办整改的3家企业完成整改,均已摘牌。坚持开展拉网式巡查,对“小散乱污”企业零容忍,露头就打,坚决取缔。建立了污染物超标排放预警机制,设立企业微信平台,将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超标数据实时推送企业及环保部门相关责任人。建立了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日报、周报、月报及季报制度,将重点企业排污情况及时反馈至企业和环境监察部门。对超标企业采取“一级预警通报”“两级约谈”的模式进行管理,2019年共向污染物日均值超标的29家企业下达超标预警函101份,启动约谈19次,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1份,共计处罚人民币373.666万元。主动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沟通协调,协同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在呼包银榆经济区第七届联席会议上,我市与鄂尔多斯、石嘴山市等13个城市共同签署了《大气污染防治合作框架协议》,区域协同治污力度进一步加大。

生态成为必然选择

绿色成为普遍形态

在绿色变革进程中,我市目标很明确,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0年,我市继续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推动生态环保攻坚区建设成果基本巩固,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让生态成为必然选择,绿色成为普遍形态。

扮靓绿水青山的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沿黄岸线防护、滩区综合治理工程,稳步推进乌海湖清淤和扬尘治理。完成饮用水水源地清理整治。推进国土绿化。加快林草生态建设,实施乌海湖周边等区域绿化提质改造工程。大规模绿化行动将为乌海再添新绿。

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建成市污水处理厂等3个提标改造工程。完成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实行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控制,推动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加大固废、危废处置力度,确保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推进绿色发展。加大协调对接力度,稳步推进货物运输“公转铁”。加快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发展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等产业。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发展,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

绿色环保理念广泛树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化发展理念和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得到大力倡导、普遍推崇……梳理近年来的发展成果,我们底气十足: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市最大的民生工程、最有效的民心工程。展望未来,我们更是满怀信心:坚持生态立城,全面推进绿色发展,我市将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出应有贡献。

[责任编辑:邢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