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践行“四力”冬季走基层】存在

坐标

土右旗第一幼儿园

这里

一堂别开生面的课正在进行

惟妙惟肖

在幼儿园搭建的农家小院里

小朋友们围坐在炕上

小小的眼睛里闪烁着大大的好奇

面对一幅幅画在墙上的“小人书”

他们兴趣十足

传承技艺

“小朋友们,

这幅画画的是什么故事呀?”

“游子吟!”孩子们纷纷抢答

画中的老人手持针线

细细缝着新衣

一旁的儿子正在用工苦读

生动的画面给孩子们再现着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画室作画

这些色彩艳丽、故事生动的“壁画”

就是自治区宝贵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炕围画

炕围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三铁

来到幼儿园

带孩子们一起走进炕围画的世界

下笔严谨

描绘画作

在过去的农村

当我们走进一户人家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

墙上那色彩斑烂、绚丽多彩的炕围画

使人顿觉满屋生辉

炕围画

炕围画大多出于民间艺人之手

他们的手艺全靠师承代代沿袭相传

上世纪80年代以后

农村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土炕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

美好回忆

党的十八大以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加大

炕围画才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目光中

炕围画因当年农村人的富裕而诞生

也因如今农村人富裕起来

纷纷走进城市而消失

它是70年来生活水平提高的见证

古老技艺

张三铁说:“我很愿意为孩子们解释、介绍炕围画,让他们了解到这个东西的存在,这是我作为一个传承人的责任与义务。”

[责任编辑:章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