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传书使者”——鸿雁

“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降央卓玛的一曲《鸿雁》打动了多少人的心。塞北四月,鸿雁(在民间被称作“灰雁”“大雁”)来到锡林浩特市锡林湖边,感受大美内蒙古的明媚春光。

鸿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以“传书使者”的形象频繁地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作中,寄托人们的离愁别绪及渴望音讯的心情,被誉为“乡愁文学的代表”。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天末怀李白》中,便有“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的诗句,表达他盼望李白书信到来的急切心情;唐代诗人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李煜的“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也都通过鸿雁来阐释异乡游子的怀乡之情。

鸿雁,是雁形目鸭科雁属的鸟类,又名灰雁、大雁、沙鹅、灰腰雁、红嘴雁、沙雁、黄嘴灰雁,善飞、善游泳、杂食,巢建在沼泽和水草丛中。

鸿雁飞行时双翼拍打用力,振翅频率高。脖子较长。腿位于身体的中心支点,行走自如。有扁平的喙,边缘锯齿状,有助于过滤食物。有迁徙的习性,迁飞距离也较远。喜群居,每年迁飞时几十只列队飞行,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鸿雁是最常见的欧亚代表种,也是西方家鹅的祖先。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许素红

通讯员:洋浴海  摄影

[责任编辑:韩玉峰]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