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问计于基层 加快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聚焦农牧业发展“瓶颈”和农牧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组织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问计于实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白泥井镇侯家营子村官牛犋南社,大型拖拉机穿梭在田间地头,春播正在有序进行。在现代机械的助力下,玉米播种、施肥和滴灌管道铺设等一气呵成。据了解,官牛犋南社先行先试“统种共富”土地合作经营模式,全体社员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组建合作社,村民变股东,规模化经营土地。经过4年的实践,现在村民年人均分红18000多元。今年,该社还引进了一家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负责全社3161亩土地从种到收的全流程管理。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这种土地合作经营模式具体的特点、优势是什么?如何总结经验推广到全区其他地方?带着问题,自治区农牧厅调研组来到官牛犋南社,走田间、入农户,实地看、听介绍,深入了解 “统种共富”的运作细节和成效经验,为下一步进行典型经验推广做足“功课”。

“这次来到官牛犋南社观摩学习,我的感触特别大。我们要把这种模式带回乌审旗,整合、调整出适合我们自己发展的社会化服务模式。”乌审旗农牧局农牧推广中心农机股股长雷鸣哲说。

自治区农牧厅农村牧区经营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杨印成说:“这次调研是真正的问计于民。村级组织和农民创造的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种地的问题,还解决了农民分工分业的问题。该模式在鄂尔多斯市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将逐步扩大到全区,各地要因地制宜,结合各地的不同情况来推行。”

自治区农牧厅坚持把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聚焦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夯实粮食安全根基、7大产业链提质升级、农牧业科技创新、农牧民增收致富等重点领域,派出多个调研组分赴基层开展调研,力争6月底前基本完成调研工作。调研结束后及时撰写研究报告,研究编制政策文件、工作方案、典型案例等,系统研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力争成熟一批、总结一批、完善一批、转化一批。(记者  韩雪茹)

[责任编辑:张彬]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