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兴安盟新闻 > 正文

绘就兴安绿色新画卷 ——兴安盟百万亩人工林绿色长廊建设纪实

公路环岛绿化

杜尔基镇杜祥村荒山绿化

重点区域绿化让城市美如画

社会群体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生态修复

□记者 韩学文  韩雨格

提到兴安盟,你一定会想到绿色。

在这里,绿色不仅仅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执着、一种责任!

绿色是兴安盟立盟之本、发展之基。在近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半是草原,三分之一是森林,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近十分之一。

2019年,我盟实施大兴安岭南麓百万亩人工林绿色长廊三年行动。三年间,兴安盟追沙植绿、改荒换绿、退耕进绿、见缝插绿、植树造林100.228万亩,触角遍及城市、乡村,旷野、荒漠,在祖国北疆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长城”。

植树造林100.228万亩是什么概念?如果把栽种的树按一米一棵排列,足足能绕赤道16圈。这样气势磅礴、力度空前的植绿行动,不仅扩展了绿色空间,稳固了生态环境,还为兴安盟的高质量发展蓄积了强劲的绿色动能。

重点区域绿化 提高城市品位  

重点区域绿化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建设工程,它将绿化重点向公路沿线、主要河流两岸沿线,旅游景区、农牧业园区、工业园区,城市森林公园“两线、三区、一公园”集中布局,是结合全域旅游发展抓重点、抓亮点、抓示范的绿化工程。

准确地说,它是造林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的一个转变,更是一个地区展示形象与品位的重要渠道。

现在从城区向大自然出发,在宽敞笔直的城市主干道旁、在鳞次栉比的小区楼宇间、在厂矿园区的空地上,目之所及,一条条、一块块、一片片绿化景观拥抱着城市,清新的绿意、满溢的花香,随时随地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不禁为眼前这座城市痴迷。同时,有新意、有特色的绿化景观,不仅提高了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还为发展全域旅游埋下了绿色的伏笔。

大兴安岭天骄生态文化园是我盟重点区域绿化的亮点工程。正在建设的大兴安岭天骄生态文化园中,一株株樟子松、云杉、白桦、稠李、金叶榆等树木,它们正伸展着翡翠般的枝条,舒展身姿,装点大地。大兴安岭天骄生态文化园以“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的绿化要求为建设理念,计划利用三年时间进行树木栽植和景观打造,构建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体系、土壤修复体系、植物生态体系及节能管理体系,打造人、城市、自然、文化相结合的万亩城市森林公园。目前,大兴安岭天骄生态文化园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6亿元,将在今年9月末竣工交付使用。届时,这里必将成为兴安盟全域旅游的一大亮点。

镇村绿化工程 建设美丽乡村

如果说重点区域绿化是提高城市品位的举措,那么镇村绿化便是建设美丽乡村的行动。初秋时节,行走在突泉县六户镇巨兴村,只见道路两侧千树掩映、百花争芳,错落有致的杨树、樟子松、青扦云杉、丁香球、金叶榆、紫叶李等树种变换出秋日最美的颜色。村民孙素凡正在宽敞明亮的楼房里,哼着小曲眺望着窗外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过去我们村光秃秃一片,春秋一刮大风,土顺着窗缝门缝就往屋里钻。现在好了,我们住上了洋房,窗外就是绿油油的一片,这心情别提多舒畅了。”

实施乡村绿化美化,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只有生态好了,村民的人居生活环境才能得到保证,农村才能成为百姓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才能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据了解,我盟计划完成镇村绿化15万亩,截至目前,已建设全区乡村绿化美化示范县1个、森林小镇20个,建设自治区级森林乡村334个,其中国家级森林乡村17个,累计投入资金2.523亿元,完成镇村绿化面积14.99万亩,以示范镇村引领森林乡村建设,让森林护村,让村民能够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抬头见蓝,让农村成为留得下美景、留得住人的美丽乡村。

国民绿化工程  汇聚人民力量

国民绿化,是造福人民的一项伟大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年来,生态兴安的底色,愈发清新亮丽,其中全民参与义务植树的庞大力量,功不可没。  

近年来,我盟积极发动社会力量,以全民义务植树为载体,坚持点面结合、工程带动、全民参与,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不仅提高了群众的绿化意识、美化了城市环境,还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科右中旗巴仁哲里木镇哲里木嘎查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山,这里树木郁郁葱葱,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小型的森林公园。然而这里曾经是一座荒山,这让蒙医王布和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从2007年开始,他开始承包荒山,义务植树,他的行为感动了不少村民和病人,在他的带动下,义务植树的大军浩浩荡荡。如今,1500亩森林染绿了荒原,让王布和的家乡重展绿颜。

放眼兴安大地,人大代表林、政协委员林、援鄂英雄林、青年林、巾帼建功林、女商林、卫士林、劳动模范林等10余处主题林拔地而起,已建设义务植树基地84个、完成国民绿化任务6万亩。2021年,兴安盟林草局以“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绿色家园”为主题,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义务植树,提高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完成义务植树350万株,新建义务植树基地16个,折合完成国民绿化任务2.3万亩。

退耕还林还草 壮美绿色家园

退耕还林还草,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由于人们盲目地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灾害频繁。因此,退耕还林还草是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兼具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在2020年大兴安岭及周边地区已垦林地草原退耕还林还草试点项目的突泉县东风林场,集中连片、一望无际的文冠果树初具规模。文冠果在食用、药用、能源、生态、人文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被誉为21世纪最具开发潜力的希望树种,它的果、皮、叶都有实用价值,而且果树还能防风固沙、涵养水土。

东风林场文冠果基地建设项目规划总投资2.3亿元,在2019年至2021年间打造成10万亩文冠果基地。截至目前,已建成1万亩的文冠果林地,亩产20公斤至25公斤文冠果,15亩地的文冠果就能收入1万元。从2020年起,东风林场栽种的文冠果进入盛果期,成功销往辽宁朝阳文冠集团,制成高端饮料。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带领当地村民走上了一条绿富同兴之路。

林果产能递增 壮大绿色经济

发展特色林果业,既能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还能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眼下,科右中旗义和塔拉林场,沙果喜获丰收。一个个色泽鲜红、圆润的沙果密密麻麻地挂满枝头,令人垂涎欲滴。义和塔拉林场副场长郭永红正忙着采摘最新鲜的果实。“我们林场土地平坦肥沃、水源纯净、空气清新,发展果树经济林再合适不过了。从2016年至今,经过5年的发展,我们林场已经发展到2000亩果树经济林的规模。”郭永红介绍说。

从2020年开始,义和塔拉林场和突泉县宝润红酒公司达成合作,“红果果”摇身一变,成了“金果果”,这更坚定了义和塔拉林场发展林果业的决心。

同样,在扎赉特旗,兴安盟森发林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森泽公司的1618亩榛子种植培育基地里,绿油油的榛子树一眼望不到边际,13万株榛子树正在此茁壮成长。2019年开始,森泽公司在此栽植了适合扎赉特旗地区生长的榛子品种,预计榛子树将在第4年产果、第8年单株产果量达到4公斤。届时,将通过雇佣当地工人、带动当地村民发展榛果种植的方式增收致富。

近年来,我盟重点在浅山丘陵区、背风向阳平缓坡宜林地和农户庭院等区域发展林果产业,按照“增果育榛改山杏”的发展思路和“南果北榛中山杏”的基地布局,计划两年时间完成15万亩,截至2020年底完成16.638万亩果树经济林建设面积,累计投资4.14亿元。

沙地生态修复 重构绿色兴安

位于科尔沁沙地北端的科右中旗,曾经满目黄沙起伏无边,贫瘠且荒凉,脆弱的生态环境一度成为制约科右中旗发展的瓶颈。如今,一棵棵五角枫、樟子松、柠条、沙棘绿意盎然,牢牢拴住脚底黄沙;一片片文冠果、欧李、沙果经济林果实累累,屹立在贫瘠的土地之上;一座座沙丘或止步不前,或变矮变小,或彻底消失……短短几年,“沙海”变“绿洲”,这快速生长起来的“绿肥黄瘦”正是科尔沁沙缘地生态修复的一个小小缩影。

柠条、沙棘在改善生态的同时,后期可制成生物质材料增加集体收入。沙地生态修复,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让当地农牧民有了绿色家园,还让他们有了通过生态致富的新路径。

近年来,我盟紧紧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诸多生态元素统筹谋划、精准施策,以“封、育、造”为重点,全面加强生态修复,努力实现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计划实施生态修复面积11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13.3万亩,累计投资0.98亿元,让“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成为历史,让“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重现。

我盟秉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塞罕坝精神理念,从荒山造林到生态育林,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沿着塞罕坝人走出的这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绿色发展道路,将“两山”理念积极贯彻到底。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前提下,提出科学有效实际的生态文明总体设计,加快推进生态制度体系一体化建设,强力推进生态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全面落实林草长制,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积累经验、奠定基础,总结提炼具有我盟特色的绿色长效机制。

下一步,我盟将继续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传承红色基因,引领绿色发展。在大兴安岭区域范围内,构建跨区域联动机制,全面加强大兴安岭重点区域一体化保护与治理;在我盟范围内,实施北部林草生态安全屏障区、中部浅山丘陵生态修复区、南部科尔沁沙地锁边区和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三区一地”保护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林草部门将不忘初心、不负韶华,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以更扎实的作风、更有效的举措,坚决扛起筑牢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政治责任,努力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兴安,以实际行动为建设生态兴安扛起林草系统新担当,展现林草系统新作为。


[责任编辑:邢俊清]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