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呼伦贝尔新闻 > 正文

从黑白到彩色的幸福记忆

隋海涛

电视机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是在上世纪80年代。人们解决了吃饱饭的基本生活需要,开始逐渐关注到精神需求。那个时候,收音机还是很多人家的主要“家用电器”,很多耳熟能详的评书,也是在这个年代得到最大程度的普及。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黑白电视机已经逐渐开始占据收音机的位置。从开始只有一两户人家有,到家家户户都有,也就几年的时间。 那个时代的电视机已经成了一代人的回忆。作为家庭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个窗口,自电视诞生至今,它给人们的生活也留下了许多不可磨灭的记忆。

30年前的大兴安岭林区,信息闭塞,生活枯燥无味,那时我居住在甘河的一个小林场。1983年,林场购置了一台17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林场委派一个人负责电视机的开关。纯朴的林场人们在忙碌了一整天后,最为休闲的就是每天晚上能集中在一起看电视节目。七嘴八舌评论着电视节目的林场人,其乐融融的和谐环境,构成了林场虽然单调但不乏乐趣的夜生活。也就是在那时,人们认识了《血疑》中的日本明星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认识了《霍元甲》中的香港明星黄元申、梁小龙、米雪。通过电视,也认识到外面的世界原来是如此精彩。

那时候的电视机简直就是一个神秘的魔盒,给人们贫瘠的精神生活注入了无限生机。谁家有电视机那也是极有面子的事。那时候我家里唯一的电器就是手电筒。我经常把开关一闭一合,光线一明一暗,逗自己乐。父母看见了,呵斥一声“赶快关掉,别费电。”于是我萌萌地反问了父母一句“手电筒算个啥,邻居大姨家的彩色电视那么大,咋不怕费电?”

邻居大姨家新买的彩色电视是17英寸的,在那个黑白电视机都没有普及的年代,着实让周围人羡慕不已,每天晚上大伙都聚集到她家等着看电视。在大炕上坐着的属于“贵宾”席,多是大姨家的亲属;地上站着的、蹲着的多数是她家的邻居;我们这些孩子把自己的衣服或帽子垫在屁股底下坐在地上。大伙围在一起看电视,那才叫一个热闹。

大人看门道,小孩看热闹,大家津津有味地看《霍元甲》《射雕英雄传》《陈真》。屋外面立着高高的电视接收杆,没有信号了,邻居大叔就去转动天线。坐在电视机旁的大人被电视里面的英雄情结所打动,有的还振臂高呼,有的黯然落泪,我们这些孩子则胡乱地挥拳,好像真的学会了迷踪拳,那兴奋劲儿真是增添了我们的童年乐趣。

有一个很贴切的比喻:电视是时代的篝火。电视如篝火一般聚集着大家。那时候人们说说笑笑一起围着看电视,也许是生活中最简单的快乐了。一声“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嘹亮唱响,让人们身体里的血液都沸腾起来,内心像有千军万马驰骋而过。一台黑白电视机,就这样,开启了我们童年快乐时光。那些年在电视里携取的期盼、喜悦、不安、忧伤、愤怒等丰富的情绪,无论黑白的还是彩色的,都随着我的长大,慢慢的沉浸到了记忆深处。

现在,我们再也不用“追”着看电视了,黑白电视机和“大屁股”彩电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家庭影院”走进了千家万户,电视都变成了超薄的、高清的液晶板,可那时候围在一起看电视的情形还历历在目,让我们感慨万分。

不过随着手机功能增多,电视机现在已经开始有了暮年的感觉,很多家庭中的电视机已经开始沦为摆设,或者是仅仅帮助其他设备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屏幕而已。 不管怎样,电视机给几代人带来了无数的欢乐,帮助人们更加清晰、快捷的了解外面的世界,接收更多更远的信息,带给了人们无数美好的记忆。


[责任编辑:邢俊清]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