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姓话题 > 正文

杜绝“洪水猪”上餐桌,别仅靠事后排查

7月份以来的罕见强降雨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汛情告急,除造成人员财产损失外,也淹死、冲走大量畜禽。公开信息显示,安徽死亡或冲走生猪近8万头、家禽1200余万只;湖北因灾死亡猪超8万头,禽类逾360万只;江西死亡家禽520余万只。一个多月过去了,这些死亡畜禽去哪了?如何处理的?会否“上餐桌”?新华社记者采访调查发现,虽有无害化处理明文规定,实际“丢的丢、埋的埋”。(8月15日《北京青年报》)

这一次,监管因灾死亡畜禽,似乎又陷入了“规定美好,执行打折”的怪圈。对从洪灾中打捞、搜救出来的死亡畜禽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多地虽有明文规定,比如安徽就要求,对砸死、淹死、病死及死因不明畜禽,要提请各级政府立即组织力量收集并采取“四不准一处理”的处置措施,即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对死亡畜禽必须按规范进行无害化处理。然而,从新华社记者的调查来看,执行情况却不容乐观,有的仍浸泡在水中,有的“丢的丢、埋的埋”,还有相当一部分畜禽被水冲走不知所踪。“洪水猪”、“洪水家禽”确实存在走上餐桌之虞。

眼下,安徽、江西等地都下发紧急通知,针对死亡畜禽可能流入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环节的情况,要求各级食药监部门立即行动、开展全面排查,严防死亡畜禽流入市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说实话,这样的“立即行动”、“全面排查”未免太迟滞。正如一网友所说,都一个月时间了,相关部门现在才来排查,早就消化处理完了。即使没有完全消化处理掉,那些因灾死亡的畜禽早已成功“变身”,让人认不出当初的模样。这些年,屡有新闻曝光,臭气熏天的病死猪肉被用工业盐浸渍后,再用胭脂红上色,变身为“色泽鲜红的腊肉”,被成功排查出来了么?

对于“洪水猪”、“洪水家禽”在走上餐桌,监管不能仅满足于灾后排查是否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事后排查,属于被动而落后的监管模式。正如某地一农委负责人所坦陈的,散养户点多面广,监管部门没那么多人力、精力去监管每家每户,出现畜禽死亡时,可能存在随手一扔、随手一甩等现象,很难保证全部都进行无害化处理。这种说法恐怕是实情。既然如此,监管部门何不在事前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养殖户充分认识到:由于死亡畜禽体内带有大量微生物,如不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任其腐烂发臭,病菌会到处扩散,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引起人畜疫病流行?

除了宣传教育,事前监管的重要对策,还在于既要保餐桌安全,也要帮养殖户减少损失。一要尽快发放、提高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据说国家会给予80元/头的补助,但申请手续繁琐,资金迟迟不能到位,让养殖户普遍感到有政策、难享受。畜禽死亡后,他们不仅难领补助,还要雇人搬运、雇设备挖掘深坑进行无害化处理,费时费事且费钱,往往会选择丢掉,或让不法分子收走。二要拓宽农业保险覆盖面,适当提高赔付额度。此外,对于主动上交死亡畜禽,供有关部门无害化处理或送去焚烧发电的养殖户,还要实施奖励政策。有了这些利益驱动,养殖户就会少一些拿死亡畜禽牟利的动力。

[责任编辑:贾贾]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