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疆文化 > 正文

妙趣石刻展“研”值

曼德拉山狩猎图岩画中的骑者形象。

曼德拉山狩猎图岩画上刻绘的图像,迄今虽历经几千年风雨侵蚀,仍然清晰可辨。岩画所在石板呈矩形,宽108厘米、高83厘米、厚9厘米,岩面上满刻鹿、北山羊、盘羊、马、鸟、人形、小圆点及划刻线条等100多个单体图像。

曼德拉山岩画刻绘在马鬃般的黑色玄武岩脉上,采用凿刻、磨刻和划刻等手法。

曼德拉山狩猎图岩画(本版图片由特日根巴彦尔提供)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最西端,幅员辽阔,岩画资源从数量和内容上都极为丰富。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均发现有岩画,岩画遗存虽然分布全境,但从总体上看还是有着明显的分布规律。阿拉善岩画大体分布在五个区域:贺兰山西麓地区岩画,包括骆驼山、科学井、折腰山、哈喇乌沟口等岩画点;阴山山脉西段岩画,包括乌日图乌兰岩画(也称敖伦布拉格岩画)、买很特罗盖等岩画点;龙首山一带岩画,包括乌登哈布其拉、青井子、其克塔克等岩画点;雅布赖山一带岩画,包括布布、额勒森呼特勒、曼德拉山、苏海赛等岩画点;北部戈壁丘陵地区岩画,包括许特耐阿贵、布德日根、布勒古特等岩画点。其中,彩绘岩画仅分布于雅布赖山地区,刻绘岩画则遍布阿拉善盟全境。

曼德拉山岩画群位于阿拉善右旗曼德拉苏木(原孟根布拉格苏木)呼德呼都格嘎查西南约13.6公里处的曼德拉山中,东南距曼德拉苏木政府所在地约14公里,西南距旗政府所在地约200公里。从曼德拉苏木西行不远,便可在草原的尽头遥遥望见一座黛青色的孤山——曼德拉山。

曼德拉山,蒙古语称“曼德拉乌拉”,属雅布赖山系东南段,山体呈西北至东南走向,南望戈壁滩,北依雅布赖山余脉。据不完全统计,曼德拉山中分布着6000余幅形态各异的岩画遗存,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岩画遗存中分布密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其中,在东西宽约3公里、南北长约6公里,约18平方公里的岩画核心保护区内普查建档的岩画有4234幅。

曼德拉山岩画被刻绘在马鬃般延续的黑色玄武岩脉上,采用凿刻、磨刻和划刻等手法。岩画内容包括北山羊、盘羊、黄羊、马、野驴、骆驼、牦牛、鹿、狗、狼、虎、狐狸、蛇、鹰、大雁等动物及造型各异的人物形象,也有狩猎、放牧、迁徙、舞蹈、战斗等场景,还有表现日月星辰、草木等场景以及一些古文字图像,数量多、分布密集、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画面清晰、艺术造诣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堪称世界岩画宝库中的稀世珍品,被誉为“曼德拉山岩画走廊”“美术世界的活化石”等。

曼德拉山狩猎岩画是内蒙古博物院收藏的岩画采集品中的一件。在曼德拉山西段有个叫敖包图的地方,这里不仅地势高、岩画密集,而且颇具代表性的精美岩画也多发现于此。曼德拉山狩猎图岩画位于山的阳坡处,光滑平整的岩面迎南而置,迄今虽历经几千年的风雨侵蚀,刻绘图像仍然清晰可辨。岩画所在石板呈矩形,宽108厘米、高83厘米、厚9厘米,岩面上满刻鹿、北山羊、盘羊、马、鸟、人形、小圆点及划刻线条等100多个单体图像。从构图上看,所刻绘图像多而密集,各个形体具象性较强,表现了当地古代先民放牧和狩猎生活的场景。

动物是中国北方系统岩画乃至世界岩画的主要表现内容,曼德拉山狩猎图岩画中刻绘有很多鹿、北山羊、盘羊、马等食草类动物,以及似为鹰隼类的飞鸟形象。除了鹿,画面中刻绘更多的是羊的形象,特征有别于北山羊,更像是盘羊。曼德拉山岩画中有很多飞鸟形象,岩画学者们通常称这类飞鸟为“草原鹰”。

曼德拉山狩猎图岩画中间刻的骑马者形象风格比较独特,其他骑者均为通体刻绘,只有中间这个用连续的圆点表现骑马者形象,骑者好像手持马鞭,马背上(人的身体两侧)用线条表现出马鞍的前后鞍桥。岩面左侧,一名手持弓箭的骑者图像中也同样刻绘出了马鞍,可见当时马鞍已经较为普遍。骑马或骑鹿者图像中均不见鞍镫,由此推测该岩画刻绘的时候还未出现鞍镫。

画面中的弓箭明显为尖锐的工具划刻的图像,且弓箭较短,射猎的对象有鹿和羊等。在骑鹿者图像中,鹿的腹下看似有幼崽,但鹿的前方却是一个持弓射猎的人形。画面表现内容有所矛盾,狩猎者不可能射猎自己乘骑的鹿。由此可见,该岩画上的图像可能是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不同的人群刻绘完成的。而且,后来者在刻绘岩画时特意在图像的间隙内作画,没有破坏原有的图像。

1986年秋,阿拉善右旗文物站的巴音达来和阿拉善盟文物站的巴格那在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中发现了曼德拉山岩画。该岩画群1996年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草原全媒·正北方网记者  高玉璞 通讯员 特日根巴彦尔)

【自白】我是远古时的“书记官”  

对于今天端坐于电脑前的现代人来说,能想象出远古时代先民是怎样记录日常生活点滴吗?告诉你们吧,崖壁岩石与石器就是先民们的天然纸笔,他们在岩石上以图像的形式,用尖锐的石器凿刻记录生活点滴,比如一场激烈的狩猎活动、一次为了提高生活质量的迁徙、一场庄严隆重的祭祀……日积月累,这些在岩石上愈积愈多的图像被后人称为“岩画”。

由于我擅长写写画画,部落首领便让我担起“书记官”的职责,负责记录部落里的大事小情。有一次,我们部落在曼德拉山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狩猎活动,收获颇丰。作为部落“书记官”,我必须实事求是地把这次活动记录下来。

曼德拉是蒙古语,意为升起、兴旺、腾飞。在我生活的时代,曼德拉山一带水草丰美,是人类先民繁衍生息的风水宝地。我在曼德拉山西边一处朝阳的地方找到一块迎南而立的黑褐色玄武岩石,确切地说,它更像块大石板。我摸了摸,石板石料坚硬致密、表面光滑平整,在这上面凿刻记录,再合适不过。

我平时特别喜欢鹿,尤其喜欢抚摸它们的犄角,弯弯曲曲的犄角总能让我回忆起过往的岁月,对未来充满无限遐想。部落这次狩猎居然捕获了6只漂亮的鹿,其中有3只体形很大、犄角特别漂亮,让我激动不已。我仔细地打量了一番“记事本”后,决定先在它的最上端凿刻一只鹿,并对鹿的犄角进行特写:犄角中部弯曲,顶端相连,略呈圆形,每个犄角上再凿刻20多条分叉。为了显示对称美,我又在石板的右下部凿刻了2只一前一后的多叉大犄角鹿,旁边凿刻了3只小鹿。小鹿的犄角当然得和大鹿有区分,否则就显得我不专业。按照小鹿的形象,我把它的犄角凿刻成一只向上竖立的多叉犄角。这6只鹿是整个“记事本”最亮丽的风景。

那次狩猎场上盘羊很多,我们共捕获了60只盘羊,大家高兴地欢呼雀跃。身为部落“书记官”,我不能偷懒,不仅得把这些盘羊都凿刻记录下来,还得保留它们的特征——犄角都向后弯曲,有的还呈涡状。为了增强画面现场感,我把当时躲在羊群背后,手持弓箭专心瞄准盘羊的2个猎手的形象也凿刻了上去。

参加狩猎的还有12只猎隼,3只大的、9只稍小一点的,它们有的忠实地盘旋在主人左右,有的盘旋在鹿和羊群的上方,伺机俯冲。这次狩猎,部落里的青壮年都参加了,一人骑着鹿、7人骑着马,还有12名步行的弓箭手。就是这20多个人、12只猎隼,共猎获6只鹿、60只盘羊,足够部落里的人美美吃上一阵子。

我把这些都如实凿刻到“记事本”上,供部落里的勇士们随时来欣赏自己在狩猎场上的英姿,同时也警告其他部落——别招惹我们,我们实力很强!后人根据“记事本”的地理位置、内容,将其命名为“曼德拉山狩猎图岩画”。

我生活的时代,不仅我们部落有“书记官”,其他部落也有,他们也像我一样,在自己的“记事本”上记录部落的生活。所以,我记录的曼德拉山狩猎图岩画只是曼德拉山岩画内容的一部分。在各部落“书记官”的恪尽职守下,曼德拉山岩画内容越来越丰富,有北山羊、盘羊、马、野驴、骆驼、牦牛、鹿、蛇、鹰等动物形象,还有狩猎、放牧、迁徙、舞蹈、战斗等场景……这些图像构成了文字发明以前人类先民最早的“文献”。如果你现在漫步于曼德拉山岩画保护区,仿佛在游览露天的远古时代艺术画廊。(娜拉)

【观点】古代文化交流的艺术瑰宝  

曼德拉山狩猎图岩画“入住”内蒙古博物院以来,得到文博工作者们无微不至的保护。该岩画不仅刻绘精美、内容丰富,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集中体现了曼德拉山岩画乃至阿拉善高原地区岩画在中国北方系统岩画中的重要地位。

阿拉善高原地处东西南北文化交流的枢纽,自旧石器时代以来,各种文化在此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并向邻近地区进行着文化传播。狩猎和畜牧是阿拉善高原岩画的主要题材之一,也是中国北方岩画系统乃至世界岩画的核心内容,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岩画所在地区古代先民的生业模式。阿拉善地区的狩猎岩画中既有单人狩猎也有多人围猎的场景,且多为步猎,骑猎略少,少数岩画可能为携鸟狩猎场景。

曼德拉山狩猎图岩画为阿拉善高原岩画的典型代表。岩画中的狩猎对象以鹿、北山羊、盘羊等为主。畜牧岩画的数量也占据着阿拉善地区岩画的一定比例,主要放牧对象为牛羊马驼等传统家畜,也有看似像乘骑使鹿的生活场景。岩画中经常见到牵马、驼或者骑马、驼等迁徙的图像,生动再现了当时的畜牧生活景象。阿拉善高原地区的狩猎与畜牧场景不仅与所在蒙古高原中南部地区其他岩画相近,狩猎和畜牧场景中经常出现的牦牛形象也同时体现了阿拉善高原地区岩画与青藏高原、阿尔泰和天山地区岩画的文化关联。

据现阶段研究考证,阿拉善高原地区刻绘岩画中的绝大多数属于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例如,阿拉善左旗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骆驼山和哈拉乌沟口岩画,以及北部阴山山脉西段地区的乌日图乌兰山中的大部分岩画,均为典型的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岩画,阿拉善右旗龙首山地区的依克尔布日岩画和雅布赖山南部的曼德拉山岩画中的大部分岩画,明显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岩画。上述岩画中出现的部分蘑菇形帽发饰人群、车辆图像及具有该时期典型特征的动物纹艺术,对研究阿拉善地区青铜至早期铁器时代岩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些岩画的存在表明,阿拉善地区在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时期,是中原与欧亚草原不同文明的文化桥梁,对亚欧大陆早期丝绸之路的贯通有着不可替代的地域价值。(作者特日根巴彦尔系内蒙古博物院副研究员)

【史话】静听古城千年事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东、东北与乌海、巴彦淖尔、鄂尔多斯三市相连,南、东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毗邻,西、西南与甘肃省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据《阿拉善盟志》记载,“阿拉善”一词系“贺兰山”音转,“阿拉善”系蒙古语,意为“五彩斑斓之地”。阿拉善地区是远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

阿拉善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据史籍记载,汉初匈奴的单于冒顿、秦朝名将蒙恬、西汉名将霍去病、东汉名将窦宪等知名人物,都曾在阿拉善的居延地区留下足迹。汉朝在这里修建起长城防御体系,征兵驻守,设置郡、县、属国,发展军屯、民屯,商贸及手工业经济,开通邮驿,居延地区成为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连接点。隋唐时期,通过“丝绸之路”联系着隋唐与西域、中亚的40多个国家。据居延汉简记载,居延地区商品种类齐全,最普遍的商品是粮食,其次是牛、马等牲畜以及衣物、布匹、水产品和杂物,商品交易一般在居延都尉与肩水都尉辖区内进行。此外,在西汉时期,居延地区就已出现粮食加工业、毛纺织手工业、手工砖瓦生产。

公元1372年,明朝大将军冯胜率军攻破亦集乃(今额济纳旗)后,阿拉善地区成为鞑靼和瓦剌等部落的游牧地。明朝为了抵御北方游牧部族的侵扰,以贺兰山为界,修筑了长城,造就了东起辽宁虎山,西至嘉峪关的明代万里长城,并在长城沿线设立了九镇,是为九边,派重兵驻守。

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和罗理至京奏请归顺,康熙皇帝赐牧阿拉善地区,自此,和罗理部定牧阿拉善。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清王朝将和罗理部按四十九旗之例,编制佐领,册封和罗理为多罗贝勒,授札萨克印,正式设置阿拉善和硕特旗,“自为一部,不设盟”,直辖于理藩院,辖境包括今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全部、磴口县和乌海市乌达区,简称阿拉善旗。其疆域为“至京师五千里,东起黄河与鄂尔多斯高原隔河相望;西与额济纳河源接壤;北逾瀚海,从喀尔喀起始;南与甘肃省凉州、甘州接界,袤延七百余里。”

清朝皇室同阿拉善和硕特部间的联姻达29次。联姻丰富了当地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官方贸易、旅蒙商贸易合二为一的商业模式也初见雏形。其中,盐产业成为阿拉善经济支柱性产业,并助推了阿拉善地区运输业的发展,形成了错综交织的驼商古道。 (娜拉整理)

[责任编辑:孙丽荣]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