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连浩特新闻 > 正文

“洋志愿者”上线 跨国服务暖透异乡人

“这个窗口是换证的,有疑问随时问我!”在外籍人员服务中心业务大厅里,来自蒙古国的志愿者那仁德力格尔的声音温暖而清晰。他穿梭在外籍驾驶员之间,耐心讲解车辆换证流程,让不少原本面露困惑的司机豁然开朗。胸前志愿服务积分卡上累积的近30分,不仅是他两年来扎根二连浩特、投身志愿服务的见证,也折射出二连浩特市外籍人员服务中心在外籍志愿者培育模式上的创新成果。

作为口岸城市,二连浩特每天迎接着数千名怀揣梦想的蒙古国司机、留学生和边贸商人。然而,语言障碍与文化差异,使他们在办事、生活时常陷窘境——不会使用移动支付、看不懂交通标识、不熟悉就医流程……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成了他们在异乡扎根的“拦路虎”。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2024年,二连浩特市外籍人员服务中心精准把握跨境服务需求,创新组建“Help”之家志愿服务队,以互助为纽带搭建起一座跨越国界的“连心桥”。队伍吸引了20多名常驻外籍友人加入,他们活跃在交通引导、政策宣讲、应急救援、文化传播等关键岗位,既是交通法规的“宣传员”、红十字应急知识的“普及员”,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以同胞间的亲和力,让文化差异在真诚互动中消融。

为帮助外籍志愿者更快适应角色,该中心为他们量身定制“成长套餐”:服务培训课细致打磨沟通礼仪,让每一次帮助都透出温暖;交通法规、红十字急救等实用技能课,则使他们掌握“硬核本领”,从容应对多样服务场景。

更让志愿者们暖心的是该中心创新推出的积分激励机制——志愿服务时长既可兑换证件办理绿色通道,也能换取生活便利服务。这份“被看见、被尊重”的认可,让奉献更有动力。

在服务中心的统筹调度下,志愿者的温暖服务渗透到外籍人员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中心牵头编制的双语《外籍人员服务指南》,涵盖出入境、房屋租赁、医疗等12类高频需求,已成为异乡人的“生存手册”。自“Help”之家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累计服务时长已超300小时,中蒙联合服务近1000小时。

二连浩特市外籍人员服务中心民警孟祥龙说:“我们作为内蒙古首支外国人志愿服务队,结合了二连浩特口岸特色,发挥志愿者自身优势,为口岸入境的外籍人员提供生活指引、政策解读、就医、就读、法律咨询等服务。累计服务外籍人员近万余人次,增加了亲合力,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会持续优化服务,为外籍人员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助力多元文化交流融合。”

从精准发现需求到组建队伍,从量身培育赋能到创新机制激励,二连浩特市外籍人员服务中心通过全链条、精细化的运营,让“Help”之家志愿服务队成为口岸最动人的文明名片。

这份双向奔赴的善意与温暖,既为这座城市注入了鲜活而多元的活力,更让二连浩特的文明底色愈发鲜亮、厚重。(牧丹)

[责任编辑:张圆]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