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在呼和浩特小黑河畔,距离退休仅剩23天的国航员工黄启东,在6岁男童与施救父亲双双落水的危急时刻,纵身跃入河中。他先将男童安全救上岸,又拼尽最后力气把父亲推至岸边,自己却因体力透支沉入水中,最终不幸遇难。危急时刻,这位60岁的老党员、国航值班经理,纵身一跃,将生命最后的刻度,刻在了见义勇为的精神丰碑上。
黄启东是航空运行控制中心的值班经理,日常是在精密的调度中守护航班安全,在无数个日夜的应急处置里,他将“优先保障生命安全”的准则刻进骨子里。当险情突发,他下意识选择“先救孩子”,而后拼尽体力推送父亲上岸,这不仅是普通人的善意本能,更是一位老航空人刻在基因里的责任排序——在生死考场,他交出了比任何飞行记录都更厚重的答卷。
23天的退休倒计时,本是人生旅程的“温馨预告”,却成了英雄人生的“高光终章”。有人说“六十而耳顺”,该是避险求稳的年纪,但黄启东用行动打破了这种惯性认知。他沉入水中的背影,与那些在岗位上坚守到最后一刻的身影重叠:那是急诊室里熬红双眼的老医生,是暴雨中疏导交通的老交警,是三尺讲台上站到退休前最后一课的老教师……他们把职业操守化作生命底色,即便临近职业生涯的“终点站”,依旧选择为他人的“安全航程”托底。
更令人动容的是,这场救援里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只有朴素的选择。黄启东没有时间思考“值不值”,也来不及体会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活,他用生命诠释了:见义勇为从不是年轻人的专属,而是每个心怀善意者的本能;英雄也从不是遥不可及的符号,而是身边那个穿着便装、或许正计划着退休后旅行的普通人。被救父子的平安,是对他最好的告慰;而他留下的精神火种,将在更多人心中点亮“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勇气。
小黑河水会记得,2025年深秋的午后,一位即将退休的老人用生命完成了最后一次“应急救援”。黄启东走了,但他把“坚守”与“担当”的种子留在了人间——这颗种子,会在每个普通人面对险情时生根发芽,让见义勇为的精神,永远不会“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