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 > 正文

六星街奏响和谐乐章(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六星街里还传来,巴扬琴声吗?阿力克桑德拉的面包房,列巴出炉了吗……”一首《苹果香》让大江南北听到了来自伊犁河谷深处的魅力与风情。

走进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的六星街,仿佛进入了一座“露天博物馆”。

3条主街道交错延伸,将整个街区分成6个扇形小区域;蓝、绿、橘、紫,缤纷色彩在街巷中流淌,大小庭院错落有致;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等多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民宿、餐饮、文创、旅拍……各具特色的业态,让六星街成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来,快到院里坐一坐!”不少居民将自家小院改造成民宿,长长的葡萄架下,新鲜瓜果摆满一桌。今年暑期旅游高峰期,六星街单日游客量达3万人。

面对八方来客,如何让心与心的交流更顺畅?

六星街社区邀请大学生等给辖区居民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同时借助“伊犁人的奶茶会”群众议事机制,推动一堂堂生动的文化交融课在街区内的一个个院落中“开讲”——铜壶里煮着醇厚奶茶,奶茶香中飘着新学的词句;大家围坐一圈,有说有笑,中华文化的养分浸润着各族群众心田。

“我们每个月还开展读书分享会、读书沙龙活动,现在辖区80%的居民能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交流。”伊宁市解放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六星街社区党支部书记迪达尔·库钠依说。

一街看融合,六巷品万象。街角处,青花瓷盘与千里江山图组成的巨型时钟装置,和周围的特色院落相映成趣。江苏省南京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组在六星街精心打造了一组文旅地标——音乐庭院内,一架江苏生产的手风琴高2.68米、宽2.4米,成为游客们驻足留念的打卡点;今年刚升级改造的手风琴展示馆,1500余架手风琴静静陈列,诉说着跨越山河的情缘。

动人旋律在展示馆中响起,一支由多民族成员组成的“民族团结手风琴乐队”正在表演。“大家来自不同民族、不同行业,因为喜爱手风琴走到一起,感情非常好。”乐队成员海扎托拉·艾尼瓦尔说。

各民族心连心,音符串起历史与当下,形成温暖的合奏,歌声、琴声、掌声、笑声在这里汇聚。

“俄罗斯族巴扬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游客在巴扬琴声中感受伊宁民俗,在游览中领略的不仅是音乐记忆,更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温暖故事。”伊宁市委副书记、南京援疆工作组组长陈理说。

“伊犁风光迷人,更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这趟旅程让我收获很多。”来自山东的游客张宁说。

今年8月,伊犁州2025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哈萨克六十二阔恩尔”和“哈萨克族库布孜”传承人培训班在伊犁州歌舞剧院开班。来自伊犁州各地的30名学员既学习演奏技巧,又增进了对非遗的保护传承意识。

目前,伊犁州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3项。动人的琴声、繁复的纹样、古老的手工……一个个精湛的技艺,无一不延续着文明的记忆,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共同书写着中华文化绚烂而深厚的一页。非遗保护传承融入现代生活,生动展现文化润疆的丰硕成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新疆各民族带来丰厚滋养。”新疆师范大学民族与社会高等研究院院长梁玉春说。

伊犁河畔的文化印记,串联起一条联结心灵的精神纽带。这是深沉而温润的文化力量,编织起人们对这片土地、这个时代最深的认同。(记者 何思琦)

[责任编辑:邢俊清]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