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漏水楼下愁,维修责任踢皮球。一场看似僵局难解的邻里纠纷,在昆区人民法院的巧思与温情调解下,峰回路转,不仅止住了漏水,更化开了心结。
原、被告系小区楼上楼下邻居,原告家住十三楼,被告家住十四楼,另一被告为双方所在小区的物业服务提供者。7月18日,原告家中突发漏水,水势自楼上渗漏至室内,导致房屋内灯体积水,电路系统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背景墙、墙面装饰等多处装修部位受损。原告曾多次与被告、物业协商无果后,愤然起诉,索赔房屋损失数千元。
“案小”事不小,“小案”不小办。昆区人民法院受理后,经核查确认,漏水源头为被告在其房屋外违规搭建的空调机,该空调外机处存放个人泡沫箱体和花盆等物品,且泡沫箱体破损有杂物浸泡导致滴漏排水口堵塞,空调外机水和雨水积存为此次漏水的直接原因。该案症结在于,两被告对应负责人相互推诿,拒绝进一步沟通协商,至此案件陷入僵局。
为妥善处理纠纷、化解邻里矛盾,法院启动先行调解程序,组织三方当事人沟通协商。工作人员在进一步了解各自诉求的同时,向双方当事人客观陈述诉讼成本与风险。在双方当事人情绪缓和后,工作人员组织双方进一步协商,从修复邻里情谊到确定实际赔偿金额,工作人员居中协调,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远亲不如近邻,咱们不能为了一场官司,输了楼上楼下的情分啊。”
“理”与“情”交融,敲开了两家紧闭的心门。双方最终握手言和:由原告联系维修工人并购买维修材料,维修质量由原告把关处理,相关工费及物料费由楼上业主与物业公司共同承担。
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法院立即督促被告履行义务,二被告已及时向原告支付了全部费用共计1950元,原告收到款项后欣然撤诉。
这场从“房顶”渗到“心头”的邻里纠纷,在法院的智慧与坚持下,实现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实质化解。不仅解决了看得见的漏水,更疏通了邻里间无形的情感淤堵。(赵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