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赤峰新闻 > 正文

巴林右旗:羊产业奏响乡村振兴新“牧歌”

近年来,巴林右旗坚持把发展羊产业作为增加群众收入的突破口,通过优化品种改良、引导科学养殖、落实扶持政策和全产业链布局,推动羊产业发展再提质、再增速。目前,肉羊存栏优化至220万只,良种覆盖率达89%,羊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走进宝日勿苏镇塞纳种羊繁育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用智慧化、现代化方式喂养的2330只羊膘肥体壮。“我们繁育出的巴林羊是三元杂交‘黑科技’成果。以本地巴林母羊为根基,配上杜泊和萨福克的基因,羔羊出生体重比传统品种重1.8公斤,成活率高达98.5%。”合作社负责人青达来说。同时,巴林羊优越的肉质与生长性能,确保了市场供应的稳定与品质的提升,也能为养殖户带来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

塞纳种羊繁育农牧业专业合作社通过“科技营养”催生养羊新效益,与大连民族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及市级科研单位合作,组建专家技术团队,构建起“科研基地+合作社+养殖户”的黄金三角养殖模式,30余场实战培训让33户牧民转型为现代养殖先锋,户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

羊产业不仅是群众增收致富的“稳定器”,也是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为了把肉羊产业建成振兴乡村经济的大产业,巴林右旗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不断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区域性产业化推广为依托,探索发展“庭院经济+肉羊养殖”模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巴彦琥硕镇依托全旗庭院经济项目资金率先破题,通过中组村试点实施“以羊易羊”庭院经济模式,与本土种羊企业建立“企业育种—政府担保—农户置换”三方合作机制,以普通母羊折价置换优质基础怀孕母羊,同步配套差异化奖补政策,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闭环体系。

该模式运行以来成效显著,巴彦琥硕镇193户脱贫户积极参与,其中中组村57户中脱贫户占比达90%。母羊产羔率同比提升65%,最高实现一胎三羔,成功蹚出舍饲圈养的特色增收新路子。

为进一步推动羊产业健康发展,巴林右旗制定产业奖补方案,从圈舍建设、品种引进、饲草收贮、机械购置、价格保护等方面全方位奖补,实现羊产业发展各类主体、各个环节都有项目和资金支撑,为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我们重点培育肉羊产业链,目前已引进4家龙头企业,建成10家种羊场,配备53名专业配种技术人员和12家兽医服务机构。通过构建‘交易市场+互联网+羊产业’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将我旗打造成全市肉羊产业核心集散地。”旗农牧局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红红火火的羊产业已经步入快车道,呈现出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的发展态势,并逐渐向数字化、品牌化方向大步迈进,真正实现羊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奏响乡村振兴新“牧歌”。(于红璇  阿木吉拉塔)

[责任编辑:韩玉峰]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