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呼伦贝尔新闻 > 正文

呼伦贝尔与大同的文化约会,藏着“融合”密码

7月19日,一场跨越千里的文化交流盛事在呼伦贝尔精彩上演,“中国·大同长城摄影大赛作品展”启动仪式与“代魏雄风——平城魏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魏碑历史文化讲座相继开展,为呼伦贝尔与大同的文化合作注入新活力,也让两地群众得以近距离触摸历史文脉、感受文化共鸣。

当天上午,“中国·大同长城摄影大赛作品展”启动仪式在呼伦贝尔市图书馆拉开帷幕。仪式上,呼伦贝尔市图书馆与大同市图书馆完成了地方文献互赠——这些承载着两地历史记忆的文献,不仅让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更加丰富多元,更像一座座无形的桥梁,让草原文化与长城文化在字里行间碰撞交融,为后续更深层次的文化合作筑牢了资源根基。

启动仪式及文献互赠活动结束后,参会领导与嘉宾移步展厅观看中国大同长城摄影大赛作品展。镜头下的大同长城,既有雄浑壮阔的整体气势,也有砖石肌理的细腻呈现,每一幅作品都像是在诉说着千年历史的厚重与沧桑,让参观者在光影中直观感受到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以及其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与历史底蕴。随后,大家一同参观了呼伦贝尔市图书馆,详细了解馆内的功能分区、特色馆藏、数字化服务及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并围绕呼伦贝尔市与大同市两地文化交流、图书馆业务建设等话题展开深入座谈。双方分享了在地方文献保护利用、文旅融合服务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更就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联合打造文化项目、共享优质资源等达成共识,这不仅能推动两地文化事业协同发展,更能让文化交流从“走起来”迈向“深下去”,真正惠及两地群众。

同日,“代魏雄风——平城魏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魏碑历史文化讲座在呼伦贝尔市图书馆精彩开讲。山西大同大学书法系主任胡武老师作为主讲人,围绕魏碑的概念界定、魏碑的发展阶段、平城魏碑的分期特征、平城魏碑的历史与文化价值等内容展开深度分享。这场兼具学术深度与实用价值的讲座,不仅为书法爱好者打开了系统认知魏碑艺术的大门,更让大家透过笔墨线条,感受到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魏碑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独特魅力。

此次系列活动,是呼伦贝尔与大同在文化领域探索“融合之路”的具体实践,为两地文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搭建了坚实平台。通过展览、讲座、座谈等多元形式,有效促进了草原文化与长城文化、传统艺术与现代传播的深度交融,不仅丰富了两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对推动区域文化协同发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萨库拉)

[责任编辑:张圆]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