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丽乡村 > 正文

双河镇:农旅融合促振兴 鼓起农民“钱袋子”

夏日炎炎。傍晚,漫步沿黄公路临河区双河镇段,眼前是大片绿色的农田。农田的南边,一条银链蜿蜒曲折,自西向东浩浩汤汤。公路北边的村落里,农家的屋顶上炊烟袅袅。置身其间,任谁都会被这独具乡村气息的生产生活场景所深深吸引。

巴彦淖尔市双河镇因面朝大黄河、背靠二黄河(总干渠)而得名。该镇地处临河城郊、东西横跨距离狭长,有着独特的地理和资源优势。近年来,该镇立足自身优势,准确把握乡村旅游资源对城市居民的差异化吸引,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致力打造了一批研学结合农旅融合发展新亮点,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了新的路径。

进步村是双河镇农旅融合发展模式的龙头村,该村围绕“一镇一景一庄园”主题,形成了集休闲旅游、观光采摘、文化传承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模式。2019年,进步村积极争取项目,落地建设河套非遗小镇,打造青砖绿瓦、民国风格的特色小镇。夏日漫步小镇,步步有景、处处含意,9条古街契合“四季五行”;12个片区对应古代十二个时辰;50多个大院的命名也分别展现出了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2000多个非遗展馆涵盖“九大”业态,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6月份以来,小镇每天24小时营业,方便游客自行选择时间前来参观,不仅带动了地方的整体发展,还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依托特色小镇这一旅游资源,进步村抓住契机,推进村集体经济项目农夫壹号庄园改革,回收经营权,改变种植结构,划定区域种植青红椒、朝天椒、西红柿、西瓜等游客喜爱的农作物及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并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售卖给游客,让游客可一边观赏一边采摘,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让餐桌食材回归天然绿色。

此外,进步村还改进5000亩鱼蟹稻共生水稻田增收模式,种植守望相助稻田画,投资100万元新建道路、桥梁,配套绿化,在稻田核心区新建景观台一座,让前来观光的游客可登台望画、鸟瞰美景。

7月16日,最新一批的羊角蜜喜获丰收。双河镇临铁村现代设施大棚经营户郭军林的微信变得异常热闹,提前预约采摘的信息一条接着一条。

“咱们这个经济园区离城近,而且棚房也是四季棚,根据季节变化种植白莲脆、羊角蜜、火龙果、草莓等经济作物,只要通过电话、微信进行预约,就可以错峰来采摘。今年虽然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收益还是不错的,棚区农户们经营的积极性也很高。”郭军林介绍。

临铁村党支部始终坚持强党建促振兴思路,投资3万元,充分利用现有温室大棚进行改造升级,聘请高级农艺师全程指导,引导农民发展观光采摘现代农业。目前,已经成功启动运行温室73栋,种植瓜果蔬菜13种,并定下了3年打造初具规模高效采摘园区的长远目标。

为提高种植采摘效益,避免种植品种雷同化,临铁村加大对棚区种植结构指导力度,按照错季种植、划区种植、定量种植的思路,提前规划种植时间和品种,让棚区农户可以找到优势、各自发展、共同增收。

由于现代设施农业区的种植要求远远高于普通种植,为全面提升种植效益和农产品质量,由棚区党小组组长牵头组织,每周定期开办夜间板凳小课堂。晚饭后,棚户们搬着小板凳集中到党小组长家,通过集中收看农技专家直播、研究探讨交流学习等多种方式,交流种植经验、提升种植技术,小课堂变成了棚区农民保产增收的“定心丸”,让棚区农户增产增收更有底气。

[责任编辑:周婷]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