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把理论“大餐”做成百姓“家常菜” ——阿拉善盟着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深入人心

一块空地、一本册子、一张桌子、几个小板凳……从“固定报告会”变成“流动小讲堂”,让党的民族政策宣讲变得更接地气、更聚人气、更具活力,引起大家的强烈共鸣,赢得一致好评。

坐在凉亭里听一堂主题党课是什么感受?走进阿左旗健康花园社区,只见20余名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兴致勃勃地听着宣讲团成员宣讲“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面对面互动,变“说教式”授课为“融入式”,改变大家对思政教育的传统印象。社区居民纷纷表示:“坐在家门口就能听到这么接地气的一堂课,真是太棒了,以后一定要多来给我们讲一讲。”

2023年,我盟以“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创新理论宣讲载体和形式,依托各级各类党群服务中心所(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力量,采取“小板凳、大讲台”“小课堂、大道理”“小车间、大舞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面对面解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采取“线上”方式,制作推出微视频专题理论产品《用六大思维理解领会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之“纲”》《幸福就是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等,扩大宣讲覆盖面,提升宣讲影响力。截至目前,全盟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深入机关、农村牧区、校园、社区、军营、企业等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513场次,覆盖各族群众18055人。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飞船在内蒙古阿拉善境内的东风航天城成功发射,航天强国又一次站在了新的起点上……”近日,在盟委党校报告厅,一场专题讲座正在进行。盟委宣讲团成员、盟委党校统战理论与社会文化教研室副主任、讲师田馨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从几千年的民族大融合过程、中华民族的起源发展、中华民族的概念以及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将理论讲得鲜活透彻。

“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一百多年的伟大实践告诉我们,正是因为有党的领导,正是因为听党的话,才有了内蒙古今天各项事业的兴旺发达、各族群众的幸福安康。作为一名宣讲员,我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认真学习和备课,讲明白‘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讲好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故事、阿拉善故事。”田馨说。

“今年,盟委讲师团将继续坚持融合式推进主题宣讲工作,依托学习强国、驼乡e站等学习平台,广泛运用网络视频、网上交流和文化惠民活动等形式,打造立体式宣讲平台,不断提高宣讲工作质量,强化宣讲人员日常教育和实战演练,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盟委讲师团团长袁春娟告诉记者。

从田间地头、学校操场,到工厂车间、社区广场……我们欣喜地看到,群众在哪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就到哪里。一次次生动的宣讲,让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深入各族群众心间。(邰芳)

[责任编辑:张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