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青春遇见青城 以青春之名与呼和浩特对话

4月18日,呼和浩特市委网信办联合赛罕区、回民区、市文旅局举办“青春遇见青城——以青春之名与呼和浩特对话”网络主题活动,当日上午网络名人、大学生走进“青城十六景”透过“北疆文化”认识呼和浩特、了解呼和浩特。傍晚,在赛罕区云羡城市营地,网络名人代表、师生代表与文旅专家、新闻传播学者、青年创业者,围绕青春与呼和浩特的故事、做好呼和浩特城市形象网络传播等话题对话。

武高明(呼和浩特博物院院长、昭君博物院院长):

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地处祖国北部边疆,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这里曾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活动和中原王朝开发边疆的重要场所,留下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足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书写了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波澜壮阔的史诗,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呼和浩特博物院是集一院六馆的总分馆运营模式,一院六馆分别是昭君博物院、呼和浩特博物馆、将军衙署博物馆、公主府博物馆、五塔寺博物馆、丰州故城博物馆,这些场馆是青年学子们了解呼和浩特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窗口。博物知文脉,馆中见青城,欢迎学子们常来场馆并选择留在呼和浩特学习生活,与我们一同挖掘发展呼和浩特历史文化。

江鸿(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内蒙古网络视听协会会长):

“青春遇见青城”为融媒体时代城市形象融合传播做了一次涉及多领域,涵盖多模态的新尝试。通过一系列实地走访,年轻的大学生们重新认识了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织,古朴与时尚并存的“新青城”;经过与历史、文学、艺术、传媒、直播等诸多领域“大咖”的“头脑风暴”,年轻的大学生们还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北疆文化”内涵之旅;“青春遇见青城”,“遇见”不一样的青城,领悟不一般的发展。让我们透过大学生的镜头、视野,站在大学生的角度一起来“悦读”新北疆、新青城!

李慧梅(赛罕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欢迎大家来到多彩赛罕区。

为什么讲是多彩呢?我用几个词来形容。首先是“大”和“多”。赛罕区面积1015平方公里,在首府城区中,面积最大。人口达到94万人,是自治区人口最多的城区。全市1/2的高等院校,1/3的高新技术企业和1/4的企业研发中心在赛罕区集聚,为多彩赛罕铺就了一张美好蓝图。

其次是“高”和“强”。近年来,赛罕区在“工业强区”理念指导下,立足“两区两园”(金山高新技术开发区、航天经济开发区、金桥双创示范园和北斗产业园)发展优势,积极发展硅材料产业、现代化工产业、新材料产业、航天产业、未来产业等,GDP超过1000亿元,在自治区排名第4位,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指标位列全市第一,“强工业”为赛罕区乃至全市高质量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再次是“精彩”。赛罕区拥有万部华严经塔、石人湾、大黑河等历史文化资源;有白塔火车站、名言小学、苏木沁、韩家窑战役遗址等红色文化资源;赛罕区丰富的农业资源为首府提供了市场份额一半的地产菜,5.5万亩现代设施农业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东南部商圈助力首府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大黑河沿线良好生态环境和文化业态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休闲好去处,赛罕区真正是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宜养的首善之区。

让我们在赛罕相遇,共鉴多彩赛罕。

张文慧(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大二学生):

与呼和浩特相识已有两年之久,我对呼和浩特的了解,仅限于她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的冰山一角。呼和浩特的美食口味独特,无论是咸味的奶茶、羊肉的烧麦,还是红糖的焙子,都给我带来惊喜。夏日傍晚,我经常漫步于大召寺周围,每一次都能听到历史的悠扬回音,感受到这座城市独有的韵味。这里的阴晴圆缺、风霜雪雨,总能触动我内心深处的情感。我有幸在落叶纷飞的青城公园、花团锦簇的公主府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瞬间,这些照片每一张都承载着我对这座城市深深的热爱与眷恋。展望未来,我渴望继续留在这里,探寻更多它的美丽与深邃。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将在这里累积更多的城市记忆,编织出属于我们的精彩故事。

“木槿先生”:

我是一名80后,从小一直生活在呼和浩特城西一个村庄里。当我第一次在火车站广场前,看到醒目的四个大字——呼和浩特起,便再没有与她长久地分开。后来在外求学、工作、旅行,足迹虽然踏遍祖国的大部分角落,但总是想家,于是开始仔细研究文献资料,并且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关于呼和浩特的内容。去年冬天,给董宇辉老师写了一篇“小作文”。没想到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鼓励,评论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都表示想来内蒙古和呼和浩特看看,如果能以此方式为“宣传家乡”尽绵薄之力,我无比荣幸。今后,我会做更多宣传家乡的视频。

“二哥去哪儿”:

不管是媒体也好自媒体也好,都该承担社会责任,媒体传播时代的强音,追求事件真相。自媒体为网民提供情绪价值的同时,也更要承担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和流量并不相背,在社会热点中能够冷静发声反而能够一箭双雕,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收获流量。

“如意说”:

多年前在外创业,后来带着疲惫归来,这些年是家乡呼和浩特治愈了我,也开启了我的音乐之路。我们早期在如意河边成立了如意说小乐队,一直致力于原创音乐,每天风雨无阻为路人演唱和传递快乐,随着大家的支持逐渐有了一些名气,我总想着为家乡做些什么,于是开启了“一座城一首歌”计划,以呼和浩特为起点,结合音乐、美食、美景,最后创作成品给大家呈现,我们全部都是公益宣传内蒙古每个角落,只为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家乡!即使辛苦也是值得去坚持的!陆续我们会去各盟市,也会走农村,拍到每一片我们热爱的土地,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向往我的家乡。

welcome to 内蒙古,如意说

冯亦辰(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硕研一):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地吃货,这里留下了太多的记忆。小时候喜欢逛公园,不知什么时候这里人越来越多,大家操持着不同的口音,说着这里景色真美,“我跟你说,公主府公园的桃花在呼市可是一绝呢!”。原来,我记忆中的美景已经变成了网红打卡地。那天朋友从外地回来,我们不约而同想到这些年常去的那家馆子,便一同前往。到了地方却发现需要排队,“今天人怎么这么多啊?”我笑呵呵地问老板,“嗨,你不知道哇,自从演唱会之后我家周末都是爆满呢!”老板颇为自豪地告诉我。原来,我记忆中的美食,已经被全国各地的朋友们熟知。上一次出远门,在陌生的城市突然发现街边有一个商铺招牌写着“呼市焙子”,伴随着突然激动之后的会心一笑,我乘着车从路边过去。店里的老板在忙碌着,似乎新的“牛舌”正在出锅。原来,我记忆中的家乡,它早已不只是一座城市。呼和浩特,总是用它自己的方式,一点点改变着人们的认知。从海亮广场的地下街到脑包村的摩天轮,这块土地上,一直有和我们一样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一样怀揣梦想,一样不断前行,延续这美好的记忆。

“呼市人不知道的呼市事儿”:

大二开始参与校园微博运营,再到做自己的账号@呼市人不知道的呼市事儿,也想着从多维度用视频图文记录整个呼和浩特的发展变化,也对未来这个城市有所期待。机缘巧合转战资讯视频领域,也热爱着媒体工作,希望自己的一份力量能够温暖他人,让这个城市更美好。鼓励刚毕业的学子多多尝试,体验喜欢的行业并为之努力下去,在呼和浩特这所包容的城市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价值。

“ MC大牙”:

我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还记得第一次参加全国的街舞大赛是在2004年,是由央视五套主办的全国电视街舞挑战赛,那次的比赛,最让我骄傲的是让很多人记住了内蒙古的舞者,我们的参赛作品为家乡增添了一份荣誉。之后的很多年里,我从一个街舞者转变成了一个独立音乐人,走上了一条音乐创作之路,我在创作当中尝试过很多的音乐风格,但是我发现,其实在创作当中最大的宝藏就在身边,内蒙古有着太多的优秀民族文化艺术瑰宝,有待我们去挖掘。我想,我们要用世界年轻人通用的流行语汇讲好中国故事,也透过音乐和舞蹈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家乡,同时欢迎所有的好朋友来到内蒙古,来到呼和浩特做客。

奋斗的内蒙古青年,大牙

“英子看青城”:

执着于新闻记者,是因为这是我的理想,也是我的爱好。新闻并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相反新闻当中充满了智慧和知识,也充满了趣味。一是,新闻可以让我们每天遇到不同的人,不同事情,每一天的生活都充满新鲜感,像看小说一样,丰富我们的人生。二是,通过新闻我们可以不断地成长,这是更生动更活泼的“活到老学到老“。三是,记录新闻,我们是见证者、记录者,更是时代进步的参与者、推动者。能有什么比引导他人思想更有价值的事情?这也是我执着于新闻想要追求的社会价值、人生价值。当然,记录一座城市的新闻,也会深入地了解这座城市,喜欢上这座城市。希望大家,多多了解呼和浩特,选择呼和浩特,留在呼和浩特。

云羡主理人武杰:

感谢此次“青春遇见青城”最后一站落到云羡城市营地,也有机会说两句,论学历不及昭君博物馆馆长,论讲话不及各位媒体人,唯一感觉能说的就是创业者必备的一个点胆大,胆大是青城人给予的力量,创业十几年,一路走来青城人民给予的肯定,政府给予的扶持,大黑河的发展建设为云羡走向更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学留呼,于我个人生活品质而言青城是舒适惬意的,于我的事业而言青城是包容的,今年我的员工也受到了一系列呼和浩特大学生留呼工程的扶持,不论创业就业相信青城都是大学生不错的选择。

云塔娜(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人文系

广播电视学大三学生):

呼和浩特从蒙语中翻译过来是“青色的城”,“小草青青”好像从名字上就带着人们对于这座城市的希望。春信至,夜莺来,对于一年的期待也是从春天开始的。不知大家对春天的呼和浩特会有怎样的期待,不同时期的我就有不同的答案。十四五岁骄傲叛逆的我,期待跑完早操老师慢一点儿催我回学校,多享受一下早晨静下来的大召;十七八岁学习忙碌的我,期待在周末去看看公主府的桃花,好好享受一下课余时光;现在二十岁快要毕业的我,期待我能够在呼和浩特的这个春天里找到目标!


[责任编辑:段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