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沙漠巨变赞英雄 ——追记情系阿拉善治沙事业的两位老教授

(一)

江福利,字秋白,安徽省怀宁县人。生于1909年,卒于1984年。1931年,江福利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森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林学系技正兼系主任、中央人民政府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林业学校副校长、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内蒙古林学院教授兼教务长及副院长等职。1959年,他在内蒙古林学院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治沙系,并兼任系主任。

自1952年从北京支边到内蒙古,30多年间,江福利将全部精力和心血投身到治理沙漠事业中,为内蒙古林业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汪季1979年入学内蒙古林学院沙漠治理专业学习,他回忆说,江福利老师身材瘦弱、衣着朴实、淡泊名利,一生专注治沙事业,在学生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那时候,因为内蒙古林学院刚刚复校,鲜有正规教材,学生用的很多教材都是江福利编写的讲义。他编写的《沙漠治理》讲义不仅阐述了治理沙漠的任务、意义、历史等,而且把沙漠的成因、植物生长发育特点、沙子的机械组成等内容阐述得清楚、易懂,是我国第一本沙漠治理讲义。

江福利还注重在教学和生产实践中培养青年教师,多次带领学生到吉兰泰盐场、吉兰泰治沙站等地进行教学实践,并提出盐湖附近流沙治理方案,为治理吉兰泰盐湖沙害、保护湖盐资源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7年内蒙古日报记者武艳敏采写的《三代人树起的里程碑——一项重大科技成果诞生记》一文中这样描述:“灾难十年,‘潘多拉’邪恶的‘魔盒’也使这个开发不久的沙漠小镇迷乱了。仅仅因为梭梭是一种上好的薪柴,人们便开着推土机冲进盐湖林地,上百万亩的梭梭林毁于一旦。失去了梭梭林的保护,一具具黄龙一样的沙丘以每年33米的速度向盐湖进攻。”内蒙古林学院治沙系一九七九级毕业生的实习报告中写道:“1983年,吉兰泰盐湖37平方公里的有盐矿床面积缩小三分之一,盐湖覆沙最厚处能将一米七的小伙子埋没。若不立即采取措施,三十年后,整个盐湖将会被流沙湮灭。流沙埋压使三个人工采盐区报废,采过原盐的再生盐池中也沉积了三十厘米厚的流沙,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为给我国高校第一个治沙专业寻找理想的教学科研基地,时任内蒙古林学院副院长、林学系主任的江福利重来故地。望着面目全非的盐湖,他惊呆了,那莽莽苍苍的梭梭林呢?再看之前带学生实习时经过的绿荫地,如今却横亘着一条巨大的“沙龙”,江福利的心在滴血。

“吉兰泰盐湖毁在我们的手里,我们怎么向后代交待。”江福利教授立志要治理盐湖沙害。然而,壮志未酬,他却病倒了。病榻上,他拉着治沙教研室主任张奎璧的手说,你们一定要把治理盐湖的事搞成。1984年,弥留之际,他请求把骨灰撒在乌兰布和沙漠中,他要看着有一天后人能把绿色生命的旗帜插遍茫茫沙海。

原盟科技局副局长梁守华1981年考入内蒙古林学院沙漠治理专业学习。他说,江福利老师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学术成就深深影响着我们。正是受到江福利的感召,好几届包头、呼和浩特籍同学毕业后,都主动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选择来阿拉善工作,之后很多人成为阿拉善防沙治沙战线上的骨干。

(二)

江福利去世后,以张奎璧教授为代表的内蒙古林学院治沙系教师团队继续投身沙漠治理的研究与实践。

张奎璧,北京市大兴县人,1933年8月1日出生。1954年9月至1958年8月在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造林专业学习; 1974年1月至1995年10月在内蒙古林学院林学系、沙漠治理系任教,曾任内蒙古林学院沙漠治理系治沙教研室主任。

张奎璧带领他的课题组与吉兰泰盐场职工首开沙漠地区湖盐资源保护和盐湖沙害防控技术研究。他们通过围封、见缝插针的方式造林,并引进了滴灌技术,极大地缩短了造林周期,在短时间内使盐湖边残存的梭梭林恢复生机。1986年测定,盐湖进沙量比三年前减少了270多万立方米。张奎璧教授和他的治沙团队不仅保护住了吉兰泰盐湖,而且为抢救我国三百多个类似盐湖寻找到了一条成功的道路。1989年“吉兰泰盐湖沙害综合治理技术措施的试验研究”成果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和联合国技术信息系统中国国家分部授予的发明创新科技之星金奖。

张奎璧教授重理论联系实际,把教书育人作为毕生的理想和职责。梁守华说,当年张奎璧教授每年都会带他们到沙漠中实习,却从来不搞特殊,和他们同吃同住同调研。那时候条件十分艰苦,早上出发时每人背一壶水,带点馍馍,徒步十几里路到沙漠中调查采样,一直到晚上才能回来。沙漠中气候多变,有时出发时还睛空万里,突然间就狂风大作,常常刮得天昏地暗。但张奎璧老师不为所动,找个地方稍稍躲避一下,等风沙小一点后继续坚持工作。梁守华回忆说,一次搞野外调查时他们一个组偷懒,就近找地方打样,被张奎璧老师发现后,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此后,为确保调查数据真实准确,他亲自带着学生们一个点一个点地打样。张奎璧老师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奎璧十分重视学科专业建设、重视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和后备师资的培养工作。他的学生汪季回忆说,夏天沙漠中地表温度最高能到六七十度,烈日把塑料眼镜框都烤得变了形。为防止烫伤脚,张奎璧带领学生穿着厚厚的翻毛皮鞋,一次次在火热的沙海中跋涉、记录、测量。汪季说,张老师多才多艺,打球、射击、跳伞、琴棋书画无所不能,他更像一峰不知疲倦的骆驼,爬沙丘连小伙子也赶不上。要知道那时候,张奎璧已经是年过半百的人,但他在烈日当头的沙海中常常一走就是一天,不吃不喝,晚上回来一口气可以喝光一暖壶水。2022年1月29日,张奎璧教授去世。遵照遗嘱,其骨灰也安葬在了生前多次带领学生实习治沙的吉兰泰盐湖边,与江福利老师永远相伴。

( 三)

汪季毕业后留校一直从事行政工作,受张奎璧老师的影响,后来他重新捡起专业,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方面的教学工作。在教学的同时,他主持了国家948项目 “旱生灌草植物资源的引进及开发利用”、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风沙运动机理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基金项目和内蒙古重大攻关项目“吉兰泰盐湖沙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并成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内蒙古干旱荒漠区沙化土地治理与沙产业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首席科学家。如今,以汪季教授为代表的第三代内蒙古治沙教学科研队伍,接过江福利和张奎璧两位老教授手中的接力棒,继续为内蒙古治沙与科研事业奋斗。

可以告慰两位老教授的是,经过四十多年坚持不懈的治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阿拉善已累计完成荒漠化治理任务9242.1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建盟初的2.96%提高到8.37%,并在重点区域实现了“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和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形成了两条总长460公里、宽3-20公里的大型防沙阻沙“锁边”立体防护林草带,成功阻止了三大沙漠“握手”,形成了“绿带锁黄龙”的壮丽景观。

针对荒漠化严重和干旱缺水的实际,阿拉善在生态保护建设中,始终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保护优先”的方针,坚持走“生态建设社会化、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高质量建设和发展的路子,不仅“蹚”出了一条具有阿拉善特色的生态治理之路,而且生态环境也实现了由“局部治理、整体恶化”到“全域治理,整体好转”的根本转变,构筑起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江福利和张奎璧两位老教授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无私奉献的精神给后人竖起了一座丰碑,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事迹,将一直永远感召并激励内蒙古治沙人在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责任编辑:张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