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莫让基层干部忙于“留痕管理”

前不久与朋友视频通话,没聊几句,朋友便发开了牢骚:前几天,他所在的小区发生一起火灾,他也和许多居民一样第一时间投入到灭火行动中。然而,在向单位上报简要情况时,单位却非要提供1-2张现场照片,说是要“留痕”。朋友在电话中抱怨说:当时那么紧急的情况,谁有心思拍照片?

我们都知道,“留痕管理”是通过记录、整理、归档、保存下来的文字、图片、音频等资料还原工作落实情况,这既可以防范一些地方、部门以及某些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弄虚作假、欺下瞒上的言行,又能压实责任、推动落实、强化监督,提高工作效能和质量,还便于查找不足、对标补短,以此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它可以弥补过去党政机关绩效考核相对虚化的不足,使考核内容更加具象且有章可循。

然而,如果工作中一味的奉行“留痕管理”,只强调痕迹不注重实际,只强调留痕不考核实效,就很容易导致留痕过多过滥、变味变调。譬如工作生活学习中,领导开口就要有记录,大会小会都要出纪要,下基层调研就要拍图片,下乡帮扶就要留影像,检查工作就要设台账,考核就要建档案……如此这般,使基层干部陷入大量无谓的留痕之中,分身乏术、疲于奔命,不得不安排“专人”加班加点编台账、补照片、造表格、凑痕迹。如此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白白耗费基层干部大量时间和精力,是典型的本末倒置。

凡事过犹不及,用力过猛就容易走形变样,甚至导致适得其反。事事留痕,不但严重背离了痕迹管理的初衷,也增加了基层负担。更为重要的是,看似留痕实则无痕,看似已留迹实则没留心,由此滋生了造假、作秀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变种,形成了“干得好不如留痕好”“工作好不如材料好”的错误导向,导致许多基层干部把精力和能力都放在留痕留迹上,而在重绩留心上则大打折扣,严重背离了“留痕管理”的初衷。

要消除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现象,让基层干部不再忙于无谓的“留痕管理”,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调查研究上,用在解决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上,用在“看准了就抓紧干”和“能多干就多干”上,就必须让“留痕管理”回归本意。上级部门要在痕迹要求上做好减法,推动留痕管理向精细实转变,把过多过滥、变味变调的留痕管理清除掉,让基层知晓哪些台账须做、哪些痕迹该留,并优化相关的检查考核方式,把重痕迹管理转到重工作实绩、重发展实效上来。纪检监察等部门要密切关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变种,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对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等现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杜绝台账被乱记、表格被乱制、音像被乱摄、痕迹被乱留,切实为基层干部减负减压,真正让基层干部在属于自己的发力点上建功立业,把“痕”印在干事创业的具体实践中,把“迹”留在广大群众的口碑中。(袁文良)

[责任编辑:韩伟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