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通辽市奋力打好粮食生产“第一仗”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通辽市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早行动、早部署,全力以赴抓紧抓实备春耕生产,确保实现稳口粮、稳玉米、稳大豆、提单产的目标,奋力打好春播生产第一仗,为全年粮食生产起好步、开好头。

备齐农资农机

该市及早部署农资市场检查工作、农机具检修等工作,农资农机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农资到位较快。据农情调度,全市化肥春播需求量38万吨,可供量38.5万吨;农药春播需求量1530吨,可供量1550吨;种子春播需求量3.2万吨,可供量3.25万吨;地膜春播需求量2700吨,可供量2800吨。截至3月底,全市农资到位率72%,比去年提高两个百分点。同时,农资采购出现新变化,以村为单位统一组织或者以合作社(大户)统一组织与生产厂家直采直供,根据生产规模量身定制种、肥、药,节省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全市可投入春耕生产的拖拉机19.3万台,配套机具21.5万台,已检修保养机具11.5万台,其中,整地机械7万台套,安装精量导航播种仪3000余个,可投入春耕生产的服务组织共760个,可投入春耕生产的农机技术人员12万人。完全能够满足春耕生产需求。

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全市已出动执法人员4416余人次,发放法律法规宣传单3600余份,检查农资经营门店1104余家次,发现问题23起,都已责令整改,有力保证了农资市场秩序。

备足政策资金

该市政策资金额度大、下达早。截至3月底,已下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粮油规模主体单产提升等惠农政策资金15.8亿元,比上年增加约6%。已下达高标准农田国债及自治区配套资金35.91亿元,力争春季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200万亩。政策资金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发挥出重要作用。

涉农金融服务助力备春耕。截至3月底,全市涉农贷款余额共79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8.1%;其中农户贷款385.3亿元,较上年增加24.3%,能够满足农民春耕生产的资金需求。

备好技术服务

以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模式为重点,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集成组装,采取1+8+N的方式,全市建设优质高效增粮示范基地20个,建设玉米单产提升百亩田100个,千亩方80个,万亩片8个,示范带动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

启动实施“玉米生物育种及高产耕作技术集成与示范”科技突围项目,2024年,开展抗虫、耐除草剂基因玉米新品种的自主研发,示范推广沙地单产提升技术模式50万亩。

持续加强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内蒙古农大、内蒙古农牧科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通辽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合作,引进“粮丰”工程,开展耕地地力提升、水肥高效管理、绿色高产技术示范等技术试验60余项。建立“单产提升”联合指导组,研究推进单产提升工作。与科研单位、企业合作建设看禾选种、看苗选肥、对症选药等示范点18个,开展“无底肥、少底肥”示范3万余亩,为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做好技术储备。

全市冬春单产提升培训已开展集中3轮,培训场次117场,共培训了92个苏木乡镇、1524个嘎查村,共培训了镇村干部、技术员、 合作社、种植大户等2万余人。截至3月底,《三分钟农视》共录制发布810期,总点击量超过610万次。目前,陆续剪辑播出2024年玉米单产提升系列讲座小视频,通过抖音、快手、趣头条等各类平台广泛播出,提高技术知晓率。

通辽市农牧局成立7个春耕备耕等重点工作技术服务和督导组,分别包联各旗县市区推进单产提升等工作。联合气象局推出气象服务春耕生产专报,温度、积温、降雨等信息每周两报。(草原全媒·正北方网记者 鲍庆胜  李佳雨  实习生  鲍迪)

[责任编辑:贾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