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央媒聚焦内蒙古•光明日报】从“沙害荒漠”到“沙海绿洲”——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新篇章

2024年4月2日《光明日报》第5版整版刊发了《从“沙害荒漠”到“沙海绿洲”——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新篇章》的专刊,报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方针,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探索出沙区集中攻克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新路径,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今日的黄河岸边,蓝天白云、河清岸绿、鸟语花香,当地群众走上了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报道全文如下:

《光明日报》(2024年04月02日05版)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之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方针,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探索出沙区集中攻克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新路径,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今日的黄河岸边,蓝天白云、河清岸绿、鸟语花香,当地群众走上了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库布齐沙漠七星湖景区。王荣飞摄/光明图片

“引凌入沙”浇出沙海绿洲

近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发布公告,今年黄河已经全线解冻,平稳开河,凌汛结束。杭锦旗“引凌入沙”工程进一步显现良好成效,进入下一周期。

库布齐沙漠北麓,黄河杭锦旗段南岸,沙漠腹地众多湖泊星罗棋布,连接成30平方公里的水面和近100平方公里的生态湿地,有20多种植物自然恢复生长,10多种水鸟长期栖息,呈现出灌木遍布、鱼儿畅游、牛群悠闲觅食、水鸟翱翔天际的生态景观。

从2014年开始,杭锦旗在黄河水利委员会支持下,创新生态修复思路,实施“引凌入沙”工程,将黄河水引入沙漠,在黄河处于凌汛高水位时,通过利用黄河南岸的总干渠和牧业分干渠,将凌水引入库布齐沙漠低洼地形成水面。这一举措可谓一箭双雕,不仅减轻了黄河的防凌压力,还可改善沙漠生态环境,形成沙海湿地,减少流沙进入黄河。当地还建成了淤地坝70座,用于水土保持拦截泥沙,真正从根源上阻沙入黄。有了这一工程,杭锦旗地区年减少入黄泥沙量可达7.94万吨。

家乡生态改善了,很多离开的村民回到了这里,种植沙棘、红柳、柠条等固沙植物。牧民那仁满达胡就是代表。黄河水引入沙漠后,在他家的草场里形成近1000亩小型水域。越来越多的水,为发展生态养殖提供了条件。2019年以来,他养殖的沙漠黄牛数量增加至700头余头,自然形成的水域里还有了鱼虾,他一年收入20多万元没啥问题。“接下来我打算借助沙漠里的美景发展牧家乐、沙漠旅游项目,为媳妇孩子们各谋一份新职业。”那仁满达胡说。

水是万物之源。近年来,在农业科技的支撑下,杭锦旗粮油作物、水产、果蔬等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农牧民收入持续增加。当地引进科研团队培育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种植5000亩,亩产达800多斤,形成了一幅“沙海稻花香”的美好画卷。

杭锦旗水利部门负责人介绍,“引凌入沙”最终要实现从黄河引水、自流经过库布齐沙漠北麓、再退还黄河的水循环格局,实现区域水系的互连互通。再过几年,将形成300平方公里的沙海湿地。届时,库布齐沙漠的北部边缘将形成一条长约200公里、宽约5公里的绿色屏障,保卫黄河母亲河。

杭锦旗沙漠土壤改良项目。郭君摄/光明图片

“穿沙精神”创造生态奇迹

春回大地,万物萌发,又到一年植绿时。3月初,杭锦旗全面打响黄河“几字弯”荒漠化综合防治库布齐沙漠治理攻坚战。

在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当地干部群众每天早早起床,在连绵起伏的沙丘上背着苗条,步行一个多小时后到达指定区域进行栽种作业。栽种现场,人们将提前浸泡好的沙柳树苗用螺旋钻孔的方法连片种植。远远望去,纵横交错的方格沙障内,刚刚露头的沙柳苗成为防沙固沙的坚实屏障。杭锦旗独贵塔拉什拉召治沙站站长贾文义说:“这些方格沙障是去年秋天培植的,当冬季有降雪时,它可以起到积雪保墒的作用,为今年开春植被的成活提供有效保障。栽活一棵树,至少需要半年时间的呵护。”

行进在杭锦旗大地上,到处可见治沙防沙的工地。林草部门负责人介绍,2024年,杭锦旗黄河“几字弯”荒漠化综合防治库布齐沙漠治理攻坚战计划完成各类林草建设任务215万亩,将全面推进沙漠锁边林草带、道路两侧绿化带、防风林草带建设。

黄河流经杭锦旗全长249公里,杭锦旗是全黄河流域流经里程最长的旗县。全旗近2万平方公里的地域,库布齐沙漠占去了一半。面对沙害对黄河的威胁,这里的人们一直在与风沙搏斗,久久为功、矢志不渝,保卫母亲河。

汽车穿行在闻名于世的“穿沙公路”上,道路两侧沙柳、杨树等茂密生长,延绵上百公里。20世纪90年代,坚韧不拔的杭锦人历经重重困难和挫折,历时两年,成功建成了一条115公里贯通沙漠东西的公路。当年修建穿沙公路大会战,干部群众吃住在工地,没有大型机械,都是人挑肩扛,没有报酬补贴,都是义务劳动。全旗动员、全民参与、全员攻坚的大会战,不仅创造了沙海奇迹,也孕育了“解放思想、敢为人先、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穿沙精神”。

老一辈人的治沙精神品质,已经深深植根在杭锦旗人的信念里。他们保持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勇担使命、不畏艰辛,在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实现沙止步、绿成荫、助发展、能致富。在国家地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的大力扶持下,在一代又一代治沙人、农牧民群众的不懈努力下,创造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防沙治沙绿色奇迹。

漠绘丹青,绿染黄沙。近10年,杭锦旗全旗荒漠化防治重点区域库布齐沙漠累计完成生态治理846.56万亩,成效面积592万亩,沙漠边缘较10年前缩减近113万亩。

治沙工人栽种沙柳。王荣飞摄/光明图片

“追风逐日”开发绿色能源

3月13日,库布齐沙漠腹地,随着飞播无人机腾空而起,鄂尔多斯市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光伏长城”工程正式启动,一批批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鄂尔多斯将规划建设库布齐沙漠400公里“光伏长城”和毛乌素沙地风电光伏“一廊多点”工程,容纳1.5亿千瓦总装机容量,实现库布齐1200万亩沙化土地、毛乌素300万亩裸露沙地的全面治理,促进生态治理与能源开发融合发展。

沙地沙漠、戈壁荒滩,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新技术给沙漠戈壁带来新机遇,将茫茫沙海变成光伏蓝海,实现“板上发绿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等林光互补、草光互补、牧光互补的立体化治沙模式。作为内蒙古“六个工程”之一,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推动防沙治沙工作全面提速提效。2024年,将新增新能源装机1320万千瓦,配套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230万亩。

如今,杭锦旗将“追风逐日”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之一。在杭锦旗,风机似白色森林,蔚为壮观;光伏发电板像蓝色海洋,熠熠生辉。全旗已规划开发新能源规模2197.667万千瓦,其中已建成总装机规模492.167万千瓦(风电162.7万千瓦,光伏329.467万千瓦),在建总装机规模370万千瓦(风电160万千瓦,光伏210万千瓦)。

杭锦旗能源局局长李利军说:“杭锦旗立足绿色能源,推进能源革命,以集中连片、分区建设、有序开发和平台化、模块化、园区化的发展思路统筹推进,向天要光、向光要电、向地要绿,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光伏治沙、生态修复治理、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之路。”(记者 高平 王潇 本报通讯员 余东梅)

专家视点

久久为功

建成北方“绿色长城”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彥淖尔市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扎实推进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1978年启动的“三北”工程,是一项跨世纪的工程,工程西起新疆,东至黑龙江,覆盖13个省区市,这是在我国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条件非常艰苦、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开展的系统性生态治理修复工程。13个省区市的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决承担起了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国之大者”,历时40多年时间,用超乎常人的毅力、持之以恒的韧性和绝不服输的拼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植树种草,在万里风沙线上,齐心协力构筑了一道牢固的绿色生态屏障,共同铸就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三北精神”。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不仅凸显了中国共产党推进荒漠化治理,把建设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抓牢、抓实、常抓不懈的坚定态度,还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勇担使命、坚守信念、持之以恒、奋斗拼搏的精神。

三北人民深刻认识到,“三北”生态治理修复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绝非朝夕之功、可以一蹴而就,而需要牢固树立起打好持久战的长远观、大局观、整体观。在40多年的治沙过程中,三北人民笃实久久为功的坚守、秉持不进则退的恒心,持续发力,实现了从黄沙漫漫、寸草不生的“沙进人退”,到如今“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发展经济,发展经济的同时让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改善”这一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法,作为成熟的“中国经验”,让世界上深受沙漠侵害的国家和地区看到了希望。而在治沙过程中锻造出来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久久为功、不屈不挠的毅力品质,正是建成中国北方“绿色长城”的有力支撑。

“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推进“三北”生态治理修复工程,精神力量是关键。在过去近半个世纪的漫长荒漠化防治进程中,一代代治沙人用永不言败的斗志、水滴石穿的韧劲,绝不向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低头,与狂风较量、与黄沙抗争,绘制出一幅幅把荒漠披上绿装的壮丽画卷,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诗篇。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所有党员干部要从“三北精神”中汲取奋进之力,坚定不移践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以勇担使命的初心、久久为功的耐心、愚公移山的决心,驰而不息地建立新的业绩、不断创造新的辉煌。(作者:魏智勇,系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一线讲述

把“绿色接力”

一代代跑下去

进入春季,随着气温回暖,出现大风、雷雨、沙尘等极端天气的概率上升,安全生产风险增加。我们每天都要早早出动,全力以赴做好森林草原的防火。守护好这片来之不易的锁边林是使命,更是职责所在。我们一家三代人和所有护林人接力了70年,见证着沙漠变绿洲的奇迹。

我是我们家第三代治沙人。小时候,我对家乡最深的感受就是几乎见不到绿,到处都是一望无际、茫茫无垠的大沙漠。每年入春以后,大风挟带着沙粒,不仅刮走了沃土、种子和幼苗,更摧毁了植物的枝叶,甚至折断了树木。

我的爷爷,早年跟随内蒙古治沙技术人员勘测队来到杭锦旗。当时,他负责给勘测队拉骆驼,勘测队到杭锦旗任务就结束了,但他并没有离开,而是选择连人带驼队留在了什拉召治沙站,成为什拉召治沙站最早的一批工作人员。

第一代治沙人在艰苦条件中摸索前行。我爷爷他们用骆驼去杭锦旗伊和乌素苗圃基地拉树苗进行种植。本来三天的路程,有时候一走就得四五天。虽然治沙非常艰苦,我父亲18岁时,还是毅然选择了继续这项事业,加入什拉召治沙站,成为第二代治沙人。种树的同时还要做好管护工作,因为刚刚种下的树苗最脆弱,没有人管护,随时都有被牲畜吃掉的风险。记忆里,我们一直跟随父亲住在树苗旁的茅草屋里。

在爷爷和父亲的影响下,我18岁那年接过父亲手中的铁锹,加入什拉召治沙站参与防沙治沙,一下子感到肩上有了沉重的担子。我和同事们一遍遍地巡护,在一年里全方位巡逻不低于8至9次,在充分了解熟悉了森林和沙漠环境后,我把治沙的接力棒握紧了。

接下来,我们要寻求更好的发展。作为新生代治沙人,我们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更新防沙治沙的方法,在保护好生态屏障的同时,科学利用好生态资源。我们带领单位职工在办公楼周围沙地上种植了50多种、30余亩果树林,经过8年的试验,实现了果树的成功种植。到了收获季节,这里不仅林木翠绿,还有果实缀满枝头。成功栽种后,我们将种植技术推广给周边的农牧民,获得群众的肯定。

目前,黄河沿线,一道绿色生态屏障已经形成,有力遏制了沙漠扩展。通过不断努力,生活在沙区的人们,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好这些治理成果,把“绿色接力”一代代跑下去,守护好这片绿。(记者高平、王潇,通讯员撖桃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