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文明杭后 实践有我】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旗委党校“送教下基层 温润万民心”志愿服务项目

理论宣讲

为推动杭锦后旗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高质量发展,形成更加务实管用、百花齐放的文明实践生动局面,“您好杭后”和“杭锦后旗理论风景线”微信公众平台均开设了【文明杭后 实践有我】专栏,通过集中展示近年来全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成果、品牌亮点,让“文明实践 全员参与”理念播撒在杭锦后旗的每一个角落、每一片热土,呈现遍地生花、风起城乡的良好态势。

/ 基本情况

为进一步延伸干部教育培训服务链,着力推进优质培训资源向乡镇、村和社区延伸,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知识水平和政策水平,杭锦后旗委党校遴选出9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研人员,成立党校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主动承担全旗理论宣讲全部任务,积极打造“送教下基层  温润万民心”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打通教育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旗委党校2019年被评为全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2020年被评选为“市级文明单位”;2021年被授予全旗“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2022年被评为全旗“最强党支部”。

/ 主要做法

旗委党校“送教下基层  温润万民心”志愿服务项目根据群众需求,制定宣讲服务菜单,开展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七进”活动,实现了理论政策学习教育志愿服务宣讲全覆盖。

进学校---美化童心。深入奋斗中学、实验小学等学校开展红色教育”第一课、“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清明节祭扫 、党员教师树先锋模范等活动共计26场次,实现全旗所有中小学校学习教育宣讲全覆盖。国旗下,同学们共同聆听老师宣讲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教室内,利用视频讲述着革命烈士赵一曼的故事;广播里,传出学生讲述的5分钟红色故事……所见所闻让切身感受到校园里宣讲党史的浓浓氛围。教育引导青少年 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

进机关---深化初心。深入全旗各部门、单位,系统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共计68场次。实现全旗所有单位、部门学习教育宣讲全覆盖。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进农村---感化群心。深入全旗各镇(农场)、村组,借助村村响“大喇叭”,用评书形式开展宣讲,诵读经典;采取“板凳式”送学模式深入田间地头、老百姓的炕头,结合身边人身边事进行互动化、分众化宣讲98场次,面对面为村民讲授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增强了村民的爱国情怀,村民们与讲师载歌载舞,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表达对党、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且将党史故事融入演出中,多形式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基层一线,教育引导基层群众听党话,“永远跟党走”。

进社区---融化人心。深入各社区、小区、养老院,通过开展学习教育专题辅导、重温入党誓词、交流座谈、寻访参战老兵等活动,与他们重温党的光辉历史。成立1支文艺团体党小组,为他们“量身定制”节目。仅用一个多星期,老党员们就编排出扇子舞、天津快板和男女声独唱等10多个深受居民喜爱的节目。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注重“耳到”“眼到”“心到”,让居民在红色歌曲中聆听党史,在历史剧作中了解党史。利用社区空暇地方,播放《鸡西红色交通线》等纪录片,大家一同缅怀革命先烈,感受经典故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进企业---教化工心。深入建筑工地、工厂车间,通过面对面、互动化、个性化等“接地气”形式开展宣讲,向企业职工赠送书籍,开展了读一本红色书籍、看一部红色影片、唱一首红歌、讲一个红色故事、写一篇心得体会的“五个一”专题活动。教育引导全旗产业工人崇德向善、辛勤工作。

进军营---纯化警心。深入旗人武部、公、检、法、司等部门进行专题宣讲,与人民警察进行“感悟红色历史,赓续红色基因”徒步拉练活动。通过参观营院文化建设、观看新型装备展示、举行党史课交流会和同吃一锅饭等活动,“零距离”了解部队生活,近距离感受改革强军新成就和官兵过硬的战斗作风。用接地气的语言,深入浅出、释疑解惑,让大家铭记“来时路”之艰难,强化“脚下路”之责任,坚定“未来路”之梦想,助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教育引导新时代军、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进网络---净化网心。运用网络直播、视频教学等形式,广泛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同时用PC端、移动端展播、点播,方便网友同步学习,营造“线上+线下”学习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扩大学习覆盖面。把“面对面”和”键对键”“屏对屏”结合起来,扩大宣讲覆盖面;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网络、公众号等宣传矩阵作用,积极营造浓厚氛围。教育引导广大网友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 保障措施

(一)领导重视,织牢“制度网”。校领导高度重视“送教下基层 温润万民心”志愿服务项目,强化责任意识,织牢制度网络,做到宣讲工作有队伍、有制度、有保障。一是建立工作责任制度。由1名班子成员分管宣讲教育工作,做到有人有责;选配9名优秀年轻教师担任宣讲员,做到专人专责;二是健全例会工作制度。为确保宣讲工作高效运转,定期召开专题会议。

(二)苦练内功,建强“队伍团”。“打铁还需自身硬”,做好“送教下基层 温润万民心”志愿服务项目工作,宣讲者首先要成为宣讲知识的内行。一是强化人才选拔,充实宣讲队伍。党校高度重视宣讲骨干的选拔,注重选拔讲政治素质强、理论功底扎实、普通话标准的教师担任讲解员。二是加大对讲解骨干的培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拜师学艺”等形式,对讲解员开展政策理论、专业知识、解说技巧培训,提升讲解的正气、底气和感染力。

(三)实字托底,完善“资料库”。以实字托底,扎实做好宣讲资料收集工作。一是注重实地收集。组织教师深入基层调研,通过走村入户,以寻访的方式深度发掘资料,收集本地重要人物、事件、重大活动等相关资料,做到实地考证、明辩考究。二是提升收集能力。邀请有关专家对骨干教师进行培训、指导,系统学习资料收集方法,全面提升资料质量,做到精、深、准、效。

(四)抓住节点,拓宽“覆盖面”。一是抓住重大节日拓宽宣讲覆盖面。在“五四”、“七一”等重要节日,采用“看一次展览、听一次党课、学一次党章、观一次专题片、重温一次入党誓词”“五个一”教育模式,创新推动“送教下基层 温润万民心”志愿服务项目宣讲实效。二是抓住重大节点拓宽效果覆盖面。2021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常态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年,通过组织教师深度发掘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党领导内蒙古儿女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的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党史宣传启迪人、教育人、感化人的社会功效。

(五)注重科研,增强“真本领”。按照“教研咨”一体化发展安排,该项目的宣讲教师在学习研讨、基层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撰写论文、调研报告、申请课题,有效发挥“思想库”作用。今年上半年8名教师完成理论文章8篇。其中,国家级期刊发表2篇、学习强国转载1篇,其余都在巴彦淖尔市日报发表。通过不断强化学习,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调研,锻造出一支综合素质好、理论水平高、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优秀宣讲团队。

/ 进展成效

今年截至目前,“送教下基层  温润万民心”志愿服务项目已累计开展理论政策志愿服务宣讲198场次,受众超过5万人,有效打通了宣讲学习教育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 群众评价

一是认为所有宣讲课程解渴、过瘾,听了学有所获。让群众实实在在的懂得领会党的思想,破除陈规陋习、不良风气,有效的凝聚群众思想。二是认可所有宣讲课程的传播模式,认为表达方式新颖耐看。许多老百姓认为党校公开课紧贴时代要求,把握网络传播需求,从设计到包装、从表达方式到课程内容,都做了非常精细用心的处理,区别于一般的网络授课形式,满足了老百姓对理论学习通俗化的愿望。

今后,该项目还将充分发挥“三个阵地一个熔炉”作用,以基层宣讲为载体,持续打造“组织放心、社会认同、党员满意、群众欢迎的志愿服务理论宣讲教育品牌,进一步推动全旗理论宣讲走深走实,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杭锦后旗理论学习风景线)

[责任编辑: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