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见证|青城烧卖:承载城市记忆 延续生活滋味

呼和浩特又称“青城”,是一座有着深厚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发展传承至今遗留下了内涵丰富、类型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为人熟知的是和饮食有关的传统饮食制作技艺。在呼和浩特的传统饮食中,青城烧卖的影响最大。

关于青城烧卖较早记载的是民国时期的《归绥县志》:当时的归绥城(今呼和浩特)茶馆很多,市民早起喝茶“兼食烧麦”。关于“烧卖”在茶馆的售卖,《绥远通志稿》中说:“因茶肆附带卖之。俗语谓‘附带’为捎,故称‘捎卖’。”绥远是呼和浩特的前身,其记载可信,但并不能保证是准确的。可以肯定的是,在《绥远通志稿》作者生活的年代,烧卖的写法就已经不确定了。其中有一点,烧卖最初和“茶肆”关系密切,是在茶馆出售的。但是,烧卖是否为捎带着售卖的商品,尚无法确定。

在呼和浩特,制作和品尝烧卖的大小饭馆可以说是遍布大街小巷,以烧卖为核心的饮食文化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一个标志性存在。总结青城烧卖的特点,一是“烧卖”二字有多种写法,最常见的是“烧麦”,此外还有“烧卖”“捎卖”“稍美”等,区别只在发音音调和同音不同字;二是传统店面一般被称为烧卖馆,且只出售羊肉烧卖一种;三是传统烧卖馆有别于其他饭店,烧卖馆营业时间早,过了中午就闭店;四是所有的烧卖馆都提供免费的青砖茶。

如今的呼和浩特,茶馆没有了,茶馆的烧卖却保留下来,原来茶馆中的主要商品青砖茶却成了烧卖馆的免费饮品,这些变化体现的正是呼和浩特这座城市历史变迁的过程。清初,一度阻断的草原丝绸之路恢复繁荣,形成了以福建武夷山等地为起点,一路向北穿过内蒙古至俄罗斯圣彼得堡等地的国际商贸通道。这条通道行程超过万里,商路上的主要商品由丝绸变成了茶叶。在茶道上,茶叶不仅是生活必需品,还在贸易中充当货币角色,“行人入其境,辄购砖茶,以济银两所不通”。在草原上,“羊一头约值砖茶十二片,或十五片,骆驼十倍之”,因此,这条国际商贸通道又被称为“万里茶道”。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呼和浩特成了万里茶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茶叶通过内蒙古运往草原地区,主要运输方式就是驼运,呼和浩特也就成了茶道上驼运的起点。当时在呼和浩特经营的大盛魁商号,曾组织数以百计的驼队,驮载丝绸、茶叶等货物运往草原,直达欧洲。驼队规模庞大,都要在夜里给驼队装载货物,天亮起运。因此,在呼和浩特就有了一大批以装驼为生的劳工,他们每天半夜起身,给驼队装载物资。天一亮,驼队出发,这些劳工就聚集到附近的茶馆,喝价格低廉且加了盐的青砖茶,补充重体力劳动所需要的水和盐分,再来一份烧卖,补充热量的消耗。在喝茶的同时,还要等待明天驼队雇主的出现。这就是为什么在《绥远通志稿》中记载当时茶馆众多的原因。这些茶馆,茶水和饮食价格低廉,且重油重盐,热量较高,满足了普通百姓尤其是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者的需要。天亮驼队出发,劳动者的工作也就结束了,所以茶馆开门较早,劳动者下午回家休息,等待夜里的工作,这些茶馆也就在下午停止营业直到第二天凌晨。

万里茶道的兴起,在更大范围内促进了中华饮食文化的交融。明清时期的呼和浩特,汉、蒙、满、藏、回等多民族在这座城市聚居,商业的繁荣不仅带来了城市发展,更促进了各民族包括饮食在内的更深更广的融合凝聚,奠定了呼和浩特这座城市的历史根基和城市品格。北方地区,特别是呼和浩特,烧卖的普遍写法是“烧麦”,而江南一带的写法则以“烧卖”为主。文之所以采用“烧卖”,是有历史内涵和文化缘由贯通其中的。

如今的青城烧卖,早已不仅仅是从事重体力的普通劳动者果腹的食物,而是承载呼和浩特城市记忆和文化传承中的一个特色饮食。保留传统习俗,清晨去烧卖馆喝茶叙旧,款待外地亲朋,也就成为了这座城市一道亮丽的生活抹影。(康建国,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北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段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