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乌兰察布市:走出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新路子

“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把手术做了!”家住兴和县五股泉乡红土窑村的安有感触颇深。安有右手尺侧麻木多年,近半年病情加重,经五股泉卫生院诊断为右侧尺神经炎。在局部麻醉下,院长马智慧对其行右侧尺神经前置松解术,手术顺利,近日已治愈出院。五股泉卫生院成功开展神经前置松解术,开启了全市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新纪元。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聚焦群众关切,稳步推进医疗惠民工程,持续加大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市卫生健康委作为主管部门,以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契机,聚焦基层医疗机构短板弱项强化举措,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全面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医疗服务需求。

——医疗人才是支撑。为破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人难、留人更难”这一瓶颈,市卫生健康委创新人才管理模式,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基础,积极探索乡镇卫生院岗位固定、人员流动、服务持续的机制改革,推进人事薪酬改革,持续提升医共体内部精细化管理水平,着力解决基层人才不足和引进困难等问题,切实打通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最后一公里”。

人才管理机制改革不仅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带来人才支持,还有利于推广新技术新项目,从而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释放更大活力。

——制度引领是关键。从基层医院向上级医院转诊的患者较多,但从上级医院向基层医院转诊的病人却较少。为破解“上转容易下转难”现象造成的医疗资源结构性“失调”这一难题,市卫生健康委进一步明确各级医院功能定位。三级医院负责疑难杂症和重症的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在二级以下医院就医,将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同时,出台相应措施督导三级医院引领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合理使用医疗资源和配置。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格局逐渐形成且运行良好,患者在各级医疗机构均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康复。

服务能力提升是医共体、医联体成效的生动缩影。优质医疗资源城乡分布不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距群众的期盼差距较大。如何更好地保障基层群众健康,市卫生健康委通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联体建设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补齐基层卫生健康服务短板,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危重病再转诊”的就医新模式,帮扶带动各基层医疗机构共同发展。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总医院、市级医院、北京大医院专家帮助我们建立完善的管理运营体系,规范科室职责,明确科室质量目标,规范医疗行为,改进了我们卫生院的各项管理工作,提升了我们的服务能力。”五股泉乡卫生院院长马智慧说。

理顺服务范围是基层医疗服务提质增效的润滑剂。全市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分批分类对乡村医生进行全覆盖培训,健康体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管理、慢性病健康管理等工作,已成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常态。家庭签约医生团队开展健康管理、用药指导、随访等服务,为签约患者提供主动连续的基本医疗服务,当好基层群众“健康守门人”。

市卫生健康委负责人表示,要以紧密型医共体总医院为主,从医院管理、医疗业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对乡镇卫生院进行全方位精准帮扶;以临床带教、项目协作等方式,集中力量在乡镇卫生院培育建设一批基层临床特色科;以壮大基层卫生人员队伍,加快信息化建设等为措施,逐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 云娜 通讯员 张聪颖)

[责任编辑:辛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