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长城黄河在内蒙古五次拥抱】一渡连三省 内外闻乡音

新媒体阅读 请扫二维码  

黄河一路奔流,行至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九曲环绕,一步一回头,在龙口镇,和蜿蜒于崇山峻岭间的明长城最后一次握手,便结束了在内蒙古的800多公里行程,向山西而去。

有“鸡鸣三省”之称的龙口镇,与山西河曲、陕西府谷相邻,位于这里的大口古渡,自古便是水旱西口之路的“两栖”驿站。长城脚下、黄河岸边,到口外谋生的走西口人、寻找商机的商贾、游方行走的僧侣等,在这里相遇、交流、融合,留下了多元精彩的文化印痕,深刻在这片土地,对后世产生深远的文化影响。

水旱西口叹前路悠悠

初春的清晨,沿着黄河一路西行,来到龙口镇大口村。这处村落南邻黄河与山西河曲县隔河相望,西靠长城与陕西府谷县为邻。

驻足四望,不远处,漂着白色冰凌的黄河水滚滚西流,蔚为大观;另一边,明长城的墩台和墙垣隐约可见,动人心魄。

这一黄河与长城“握手”之地,古时被称为“大占”,一度声名赫赫。它是明代延绥镇长城的起始处,据《延绥镇志》记载,明成化九年(1473年),延绥巡抚余子俊用了2年时间,率军修补和增筑了这段长城。

龙口镇竹里台分布有明长城1公里,边墙附近建有烽火台和敌台。明长城沿着东高西低的地势,从龙口峡谷南岸山梁绵延至河间谷地的吴峪沟,沿着宽敞的沟底,可以径直插入河曲南端,进而深入晋地腹部,战略位置颇为重要,因此,明军在吴峪沟的东西两侧边墙端分别设置了用来防御的牛角口和吴峪口。

正是因为有从河曲水西门口隔河与府谷梁龙头村相接的明长城的存在,于是在河西岸的准格尔旗有叫“大口”“辉口”的村庄。在大多数历史时期,两岸经常跨河而治,这些以“口”命名的村庄,显然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

这里也是区分“口里”和“口外”的分界处之一。所谓“口”,是指明代在长城沿线开设的汉族与边境民族的“互市”关口,人们把长城以南称“口里”,长城以北称“口外”。明、清时期至民国初年,山西、陕北、河北及邻近地区居民,因经商或谋生从“口里”迁移到“口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人口迁徙事件之一,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有的文化名词“走西口”。

走西口,在历史上有“旱西口”与“水西口”的说法。“旱西口”,是以杀虎口为代表的长城众多关口,而“水西口”,则是位于黄河岸边的古渡口。在龙口镇大口村,从陕西省府谷县一路而来的“旱西口”和从山西省河曲县过黄河而来的“水西口”并存交汇。

距离大占不远处,是著名的大口古渡。对岸,则是河曲西口古渡。当年,一波又一波的走西口人,从山西河曲西口古渡上船,渡过黄河的激流险滩,从大口古渡下船,再翻越黄河背面的大山,走向茫茫的内蒙古大草原。

岸边,是远近闻名的护宁寺。寺里至今还存放着大口古渡发现的“市口碑记”,石刻碑文记录的是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为方便河曲和保德等地与蒙旗交易,在今准格尔旗大口村开设大口互市。当时,大口成为“妇子宁止,室家盈之”的富庶之地,也是当时的商贾集散之地。

漫瀚调里唱融合新曲

走西口的先民们,越长城过黄河,走走停停,最终在不同的地方停下迁徙的脚步,扎下根来,繁衍生息,奏响了一曲多元文化交互、和谐发展的动人乐章。

走西口的第一站——准格尔旗,便成了黄河文化与长城文化、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交汇交融的文化点。

3月1日,农历龙年正月二十一,是龙口镇龙口社区榆树湾社的九曲黄河灯游会。记者一行跟随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群,循着喧天的锣鼓声走进这个村落。

有着200多年历史的三官庙门前,九曲黄河阵已经布好。地上插着365根杆子,顶端都有一个灯盒,五颜六色、流光溢彩。男女老少走进九曲黄河阵, 转过象征一年365天的灯盏,穿过象征九州的9个牌楼,来到老龙杆前,抱一抱老龙杆,祈愿人丁安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据说,九曲黄河灯游会习俗,是走西口的人带到准格尔的,并在这里将这一传统文化活动发扬光大。“这个传统已经延续了几代人,每年这个时候,定居在外地的人赶回家乡,十里八乡的乡邻汇聚于此。”灯游会组织者、榆树湾社社长张继明说。

除了灯游会,庙会也是准格尔地区春节的必备“节目”。每年春节过后,准格尔旗各个乡镇、村社,红火热闹的庙会“你方唱罢我登场”,一直持续到二月二。人们把对一年美好的祈盼都寄托在这些自古而来的“红火”里。

大迁徙形成了大融合。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发生碰撞,产生了融合文化的“火花”——漫瀚调。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蒙古调儿汉歌词”特点的漫瀚调,因为是由蒙汉民族共同创造的,因此具有唯一性。

如今,漫瀚调也在广泛汲取不同传统艺术的营养,尝试着多元化表达。前不久,伴随着脍炙人口的漫瀚调,一场“混搭”了二胡、马头琴、唢呐等民族乐器的大型民族交响音乐会——《黄河长城在这里握手》,在内蒙古艺术剧院倾情上演。音乐会以“黄河”“长城”为核心元素,融合合唱、对唱等多种表演形式,展示了北疆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无穷魅力。

准格尔旗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韩燕介绍,正因为黄河文化与长城文化,使准格尔文化具有“东西南北”交融的特质。“黄河河谷是文化交流的通道,沿黄地区借由这条母亲河实现高频高效的文化交融。这在准格尔旗表现得非常突出,位于黄河上游的西北地区的民风民俗,位于黄河下游的华北地区的民风民俗,在准格尔旗都能找到痕迹。这就是黄河的‘串联’作用。”韩燕说。

说起长城文化,韩燕更是娓娓道来:“长城的主体部分与年均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重合,长城以南降水丰沛,足以支持农耕生活方式,长城以北降水不足,更适宜游牧生活方式,不同类型的族群天然地具有交换生产生活资料的需求。这就使长城关隘在和平时期成为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节点。”

黄河的滋养,长城的护佑,走西口而来的人们,在准格尔这片土地上,与当地百姓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共建家园,融合创造的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这里的人们深情的守望,永远的乡愁。

西口风劲解三地乡愁

多元文化融合,让曾经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亲如一家。一家人吃一桌饭菜,这饮食中的文化,透过色香味飘散开来,别有一番味道。

山西省河曲县蒸四碗等特色饮食,跟着走西口的人们,走进内蒙古西部,逐渐演变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六六八八”宴等特色饮食文化。

山西、陕西人喜爱的酸粥、碗托等地方小吃,沿着黄河的流向,在内蒙古西部落地生根,经过融合改良,添加各地风味小料、配菜,口味得到升华,自成一派。

为了将这一美食文化传承下去,带动当地村民增收,龙口镇马栅村党支部书记黄建军牵头创办了内蒙古四季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筹建了“准旗六六八八”龙口美食坊。当地有30多年制作席面经验的“老厨师”,组成了美食制作团队。

“今年,我们要成立美食协会,制定‘六六八八’席面统一标准,打出准格尔旗特有的美食品牌,让这一见证民族融合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黄建军说。

如今,“六六八八”席面已经成功入选鄂尔多斯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村集体公司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准格尔旗在深度挖掘、解析黄河文化基因,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的过程中,将目光瞄准了传统村落崔家寨。

崔家寨建于1850年至1860年间,位于黄河岸边、长城脚下,2014年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眼前的崔家寨依山而建,地形高低错落有致。夜间,寨内的小路上投射的当地节日、习俗、文字等黄土风情壁画,呈现出浓郁的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

寨内建有油坊、豆腐坊、酒坊、醋坊、婚庆院、学堂、磨坊、郎中房、民俗体验房等不同类型的农耕生活文化展览和演绎展示房30余间,房间内用蜡像还原了村民织布、酿酒、磨面、做豆腐、榨油等传统手工艺的制作场景。

准格尔旗文旅局党组书记张天一说:“近年来,崔家寨景区通过开展剪纸、面塑、非遗美食、农产品展示等方式,将民俗文化融入旅游业态,让游客亲身体验准格尔民间‘花馍馍’‘糜米酸粥’‘六六八八宴’等传统文化的韵味,有力促进了准格尔传统文化传播。”

准格尔旗结合黄河文化和漫瀚文化,定期举办骡驮轿婚礼实景演艺、晋陕蒙漫瀚调艺术节、那达慕大会等民俗文化活动,以沉浸式微演绎的方式,全景展现特色地域文化,让游客亲身体验这里的文化魅力,感受黄河儿女的浪漫情怀。

“正是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的双重影响,使准格尔旗虽然位于北方民族地区,但是在文化上非常活跃,能够吸纳不同文化的养分,不守旧不排外的文化品格,常常会‘开风气之先’。”韩燕说。

文化如水,上善利人。滔滔黄河,留给巍巍长城一个深深的拥抱,将一方水土纳入怀中。准格尔旗,正带着更加雍容自信的文化气度,敞开胸怀,阔步迈向新征程。(草原全媒·正北方网记者  许晓岚  霍晓庆  王晓博 )

[责任编辑:贾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