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穿沙公路让沿线绿起来富起来火起来

1999年建成的第一条穿沙公路锡乌线

京新高速临白段沿线的沙生植物

赤峰市翁牛特旗境内的乌白穿沙公路

经乌高速公路采用“防沙治沙带绿施工”方式,取得固沙绿化双重效果。

新巴尔虎左旗诺干诺尔-乌布尔宝力格-阿拉坦哈达公路沿线网格化治沙

3月16日,站在赤峰市翁牛特旗境内乌白路科尔沁沙地项目重点治理区的沙丘上极目远眺,一条公路将连绵起伏的沙山一分为二,公路两侧沙障方格内,苗木比肩而立。

全长91公里的乌白路连接304省道和305国道,将沿线30万亩稻田以及海拉苏乳品小镇、大兴荷花小镇等10余个景区、景点串联成线,不仅把沙漠旅游资源变为优质自驾游打卡地,也让藏在沙漠腹地的“珍馐美味”走出“深巷”,直接或间接带动近8万名沿线群众增产增收。

翁牛特旗地处科尔沁沙地西缘,也是赤峰市沙地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沙化最严重的地区,沙化土地面积达720多万亩,占全旗总面积的40.9%。全旗8个苏木乡镇92个嘎查村14万人口在沙区生产生活。2003年以来,该旗探索出“以路治沙”模式,在茫茫沙海中修建了13条400多公里的穿沙公路,形成了“五横八纵”的路网格局。网格化的穿沙公路,把沙区切割成若干个治沙单元。人流、物流通过公路进入沙地深处,蓬勃绿色则由公路两侧向外延伸。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境内有四大沙漠、四大沙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以路治沙,交通人全力以赴。

1997年6月16日,内蒙古第一条穿沙公路锡乌线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拉开序幕。时至今日,曾经两车道的一条柏油路变成“两横四纵”总里程近930公里的沙漠公路网,公路两侧的点点植被像绿色的铆钉,将流沙牢牢锁住,让库布其从“死亡之海”变为“聚宝之盆”,绘出一幅绿富同兴的秀美画卷。

2016年10月,全长208公里的通(古勒格淖尔)额(尔克哈什哈)穿沙公路全线贯通。当时,额尔克哈什哈为内蒙古当年仅剩的不通沥青路的3个苏木之一,因交通不畅导致经济发展迟缓,成为阿拉善盟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一座“孤岛”。该项目的建设,结束了腾格里沙漠交通不便的历史,促进了当地生态旅游、沙产业发展,改善了沿线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2017年,京新高速公路临(河)白(疙瘩)段全线通车,这是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长的高速公路,也是内蒙古交通人践行“穿沙精神”的典型案例。在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建设者在风积沙路段设置了1570万平方米“井田”,如今,“井田”沙生植物已经成活,沙米、红柳与黑色的公路,为沉寂的沙漠带来蓬勃的活力与生机。

从寸步难行到小车开到家门口,从破旧的土坯房到亮堂的新居,从少人问津到八方客来……穿沙公路的建设,见证了农牧民对美好生活的奔赴和地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穿沙公路正以其独特的“以路治沙”模式,让沿线绿起来、富起来、火起来。今年,内蒙古将实施沿公路线防沙绿化工程,将沙漠路建成治沙绿色屏障。文/草原全媒·正北方网记者 郑慧英

[责任编辑:贾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