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在文物与传统技艺中 感受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

□苏永生

通过一件件不同时期的文物,讲述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感人故事;通过一项项精妙绝伦的传统技艺,展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文化。

由内蒙古日报社编写、内蒙古人民出版社近日出版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一书,以详实精确的资料和生动丰富的例证故事,描绘了北疆大地上多民族生息繁衍演变、碰撞交融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为内蒙古多民族同根同源的历史发展脉络,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和理论指导,也为北疆大地共生同续、相容互鉴、薪火相传、精神共筑、史卷同染的文化源脉,提供了生动的文化刻度。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只有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能筑牢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从历史到现在,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深厚底蕴、灿烂辉煌的文化沃土,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了勠力同心、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地处祖国北疆的内蒙古,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热土,不同文化碰撞融合的舞台。自远古以来,匈奴、乌桓、鲜卑、突厥、回纥、契丹、女真、蒙古、汉等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中,各族群众共同创造了美好家园,共同创造了多种文化形态,使这片土地拥有红色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西辽河文化、河套文化等。

融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于一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爱国忠诚奉献为核心理念,以共同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为精神标识的地域文化,是北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内蒙古社会科学普及类重点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分“听文物讲故事”“看传统技艺·听融合故事”两个篇章,围绕北疆文化中的红色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海、黄河文化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述。书中稿件都是在近年来《内蒙古日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专刊已经刊发稿件的基础上编辑而成。

“听文物讲故事”篇共包括红山玉龙、秦铁权、龙首青铜灶、汉代瓦当、居延汉简、契丹文铜镜、贾力更烈士使用的货郎担等26篇文物故事。这些文物故事通过对不同文物的来源、文物的介绍和分析、文物的历史意义等的讲述,让读者近距离感受文物背后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文化,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历史使命感,增强文化自信、增进文化认同。

“看传统技艺·听融合故事” 篇共包括龙灯鼓、脑阁、抖空竹、爬山调、高车飞碗、二人台、栗氏木雕、巴林石雕、民间木嵌、手工制香等20种传统非遗技艺。通过非遗技艺的来源、传承人对非遗技艺的学习、传承人的不断成长、坚守等一个个生动故事,展示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挖掘蕴藏在非遗技艺内部的各民族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深刻内涵,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全书共24万字、286页。“听文物讲故事片”篇除介绍文物本身的文章外,还配有文物的精美图片,让读者直观感受文物风采的同时,加深对北疆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看传统技艺·听融合故事” 篇,刊载的稿件除配有传统技艺的照片外,还增加了栏题为“一言”的短评,通过平实深刻、鞭辟入里的论述和分析论证,进一步升华了稿件的思想内涵,提升了稿件品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为读者了解北疆文化、感受传统技艺、增强文化自信打开了一扇窗,对传承发展北疆文化,发挥出积极作用。

品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听文物讲故事”篇,读者可以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探寻不同时代文物的印迹,聆听一件件别具情态的文物背后的故事,了解史前文化的场景、再现金戈铁马的战场、欣赏青铜器具的精美、了解革命道路的艰辛,感受北疆文化的粗犷、豪迈与热烈;品读“看传统技艺·听融合故事”篇,读者可以追寻到丰富多彩的传统技艺的产生、发展足迹,感受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和忘我坚守,在欣赏和品鉴中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认同。

[责任编辑:段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