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五省区党媒联动:壮大口岸经济 赋能高质量发展

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对外交往和经贸合作的桥梁。做大做强口岸经济,把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促进口岸经济由“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对于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两会期间,内蒙古日报联合云南日报、新疆日报、黑龙江日报、广西日报,围绕立足“沿边”实际、做足“沿边”文章,全力推动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邀请五省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满洲里市政协主席  凌云

全面打造综合枢纽

3月5日上午,现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政协主席凌云倍感振奋。

报告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表述,让凌云委员印象深刻:“这些政策指向,为新一年满洲里口岸加快发展、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带来重大机遇和挑战。”

苏-满-欧集装箱班列在满洲里换装。李新军 摄

经过多年发展建设,满洲里口岸已成为我国沿边集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综合枢纽口岸,承担着中俄贸易60%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满洲里铁路口岸作为中欧班列的东线通道主要进出境口岸,承担着全国近1/3的进出境中欧班列运量,2023年中欧班列通行量位列全国第一。

凌云委员表示,为全面打造国内一流综合枢纽口岸,满洲里市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开放引领、贸工一体、产旅融合”陆路口岸城市转型振兴之路。大力实施“以港兴市”战略,以满洲里国际陆港建设为抓手,认真做好“过”“落”“加”“拓”四篇文章,有序推进陆港粮油、陆港钾肥等项目,积极谋划中欧班列满洲里基地、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已被纳入内蒙古自治区对外开放总体布局。自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以来,满洲里市先后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国家首批边境旅游试验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为进一步加快向北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满洲里口岸已形成了国际贸易、跨境旅游、进口资源落地加工等特色产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步伐加快,口岸发展的后发优势进一步凸显。

游客在满洲里国门下合影。李新军 摄

如何依托得天独厚的优势,推动口岸经济发展?凌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边境口岸城市的支持力度,为口岸城市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更好强边稳边固边、更好保障国家陆海新通道畅通作出积极贡献。以“现代陆港”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口岸基础设施补强工程和通关效率提升工程。加速构建“口岸带动、腹地支撑、边腹互动”发展格局,全力打造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支点。此外,2023年《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印发后,中国(内蒙古)自贸试验区申建工作已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满洲里市非常重视中国(内蒙古)自贸试验区满洲里片区的申建工作,与相关部门积极衔接,就申建的前期咨询服务和总体方案研究报告编制等进行务实合作,力争加入自贸试验区队伍中,将满洲里口岸打造成为跨境经贸投资合作的新高地。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长  卫岗

着力释放发展潜能

初春时节,瑞丽沿边产业园区处处呈现繁忙景象,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企业生产开足马力。

广东音皇电子、永兴旺精密制造、浙江宁波纽维制衣等一批“链主”企业招引入驻,中铁开投、中冶天工、中交西部投等一批央企国企和头部民企先后落户,雅戈尔集团、银翔摩托等行业龙头企业扩大产能、转型升级,以口岸为纽带、以园区为载体、以产业为支撑的沿边开发开放新模式正在瑞丽创新探索中逐渐形成。

“去年,德宏以瑞丽沿边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依托边境口岸和试验区、自贸试验区、边合区等各类开发开放平台,以资源换产业、以园区聚产业、以口岸推动产业融入大循环双循环,积极主动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全国人大代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长卫岗介绍,2023年,瑞丽沿边产业园区新签约投资项目22个,协议资金165亿元,新落户企业18家,园区工业总产值增长105%。

边民在云南瑞丽口岸排队等待通关。 云南日报记者 陈飞 摄

通过大力发展跨境产能合作,德宏州已初步形成以甘蔗、芝麻、肉牛、水产品等为主的进口商品落地加工产业体系,畹町口岸实现全国首单“边互通”实体化二级市场结算开票,边民互市贸易纳限纳统纳税试点成功。去年,德宏州外贸进出口总额329亿元,同比增长9.1%;实际利用外资1537万美元,同比增长514%;口岸进出口贸易额、货运量、出入境车辆数量位列全省第一。

去年,省委、省政府印发《云南省口岸建设发展三年行动(2023—2025年)》,强调要把口岸经济作为云南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发挥好地方主体作用和省级部门统筹协调职能,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鼓励吸引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口岸建设运营。

“德宏州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立足自身优势资源,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释放口岸通道潜能,全力推进对外贸易提质增效和开放平台建设。”谈及今年工作打算,卫岗表示,将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效能,加快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建设;积极配合国家推进境内外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提升口岸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多方式增强口岸公共服务属性;加快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促进跨境电商提质增效,推进边境贸易转型升级;积极实施瑞丽试验区提升行动,高标准推进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德宏片区改革创新发展,推动实施一批中缅边境地区“小而美”民生项目。

“我们还将着力在推动口岸通关便利化、建设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新平台、打造瑞丽国际口岸城市新形象3个方面协同发力,加速推进瑞丽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全力打造西南地区沿边开放新高地。”卫岗说。

全国政协委员、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州长  巴音克西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阿拉山口口岸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东北角,距离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口岸10余公里。该口岸是集铁路、公路、管道等运输方式为一体的国家重点建设和优先发展的一类口岸,也是我国开拓中亚、西亚和欧洲市场的联结点。

2023年,阿拉山口口岸通关过货2665.01万吨,通行中欧、中亚班列6635列,同比增长7%。

“依托口岸发展是博州的共识。我们把阿拉山口口岸置于全国、全疆发展大局中思考谋划,充分发挥阿拉山口在国家能源资源和国际贸易大通道中的战略地位,着力打造国内效率最高、费用最低、服务最优的陆路口岸。”住疆全国政协委员、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州长巴音克西说。

今年,博州通过功能升级、科技赋能等手段,大力提升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口岸通关效能、枢纽能级和落地加工能力提升。充分发挥“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优势,全力推动阿拉山口至多斯特克公路升级改造,实现公路口岸通关能力200万吨目标。围绕“线路+换装”同步提升,加快阿拉山口铁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十四五”末将铁路口岸通关能力增至4000万吨。

新疆阿拉山口站待发的中欧班列和其他出入境货物列车。 宋玉龙 摄

2023年,博州进出口贸易持续保持40%的高速增长势头,主要进出口商品呈现双向两旺态势,进口贸易额同比增长58.4%,占新疆进口贸易总额的51.7%。

巴音克西表示,博州坚持“畅通开放、以贸促工、贸工并举”发展思路,充分释放“大口岸、大平台、大通道”新动能,以大口岸带动大物流,大物流推动贸易、产业、资金、人流汇集。

今年,博州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切实发挥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优势,加快推进“博阿精”区域经济一体化,大力推动落地经济、产业经济快速发展。依托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优势和粮食现代物流中心配套设施,大力发展进口农产品落地加工产业;依托铁路运载基础设施和矿产品资源进口优势,大力发展进口有色金属及矿产品加工产业;持续扩大液化石油气(LPG)、天然铀、原油等能源资源进口,大力发展进口能源资源加工产业;充分利用综保区棉花免配额、免许可证等政策功能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医用纺织及医疗器械制造产业;聚焦中亚国家对工程机械、管道、仪器仪表、五金等产品的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出口装备制造产业。

“我们还将加快智慧口岸建设,完善口岸数字化基础设施,建立口岸运行指挥中心、口岸综合服务平台、智慧城管平台,实现口岸、城市、产业智慧化转型,推动阿拉山口市向现代化口岸城市发展。”巴音克西说。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牡丹江市市长  张国军

奋力实现全面突破

向北开放看龙江,开放前沿牡丹江。全国人大代表、牡丹江市市长张国军表示,开放是牡丹江最鲜明的特点、最显著的标识,也是最大的比较优势。牡丹江市是全国沿边开放最早的区域、对俄经贸有百年历史,拥有4个国家一类口岸,口岸资质涵盖中药材、粮食等10个方面,口岸过货量占黑龙江省的2/3,非油贸易额连续32年居黑龙江省首位。拥有自贸试验区、综保区、互贸区等12个重大开放平台,7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和13个境外园区,“一区引领、多区联动”的开放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黑龙江,作出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指示。“作为全国重要对俄开放城市,牡丹江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争当向北开放新高地排头兵。”张国军说。

黑龙江绥芬河火车站。 供图

去年,牡丹江市进出口总额增长21.1%,其中对俄贸易额增长30.7%。一是外贸扩量提质。全力推进“买全俄卖全国、买全国卖全俄”,全市对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3倍、1.1倍,粮食、煤炭等大宗商品进口分别增长148.2%、35.1%,帝王蟹、肉类进口实现“零的突破”、贸易额达1.6亿元,外贸超亿元企业发展到70家、增长45.8%。二是平台创新发展。强化“一区引领、多区联动”,绥芬河自贸片区进出口贸易额增长29.8%,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先导区获批;绥芬河综保区进出口额增长1.1倍,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正式运行、8个月贸易额突破10亿元,互市贸易额占全省的90%以上,跨境电商贸易额增长2倍、占全省的1/4;境外园区累计完成投资占全省的95%,回运俄粮增长1.6倍。三是口岸效能提升。优化作业方式,提高查验效率,优先保障低货运量、高附加值商品出口和落地加工升值商品进口,实现口岸运力利用最大化,全市口岸过货量连续5年保持千万吨。

开放发展奋楫者先,争当排头勇进者胜。“牡丹江要争当向北开放新高地排头兵,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前沿意识、开放意识,实施‘三个突破’,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开放龙江建设。”张国军说,一是在通道建设上突破。实施绥芬河口岸运力提升行动,推动“宽轨重出”常态化运行;积极配合中俄天然气远东支线管道建设,推进LPG危化品换装站、中俄煤炭进口储运基地等项目,力争在能源通道建设上取得突破。二是在开放平台上突破。落实“自贸区提升战略”,加快协同发展先导区建设,做大市场采购、互市贸易、跨境电商规模,加快建设中俄农业合作试验示范区。三是在对外贸易上突破。调优进出口商品结构,加快建设蒙牛中俄跨境农牧业百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俄粮、俄药、俄奶、俄水产品等跨境产业链。同时,拓展旅游、教育、体育、医疗等领域对俄合作,让牡丹江成为“开放龙江”最亮丽的名片。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崇左市市长  迟威

不断提升开放质效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地处祖国南疆,拥有国际性口岸4个、双边性口岸1个、边民互市贸易点14个,是中国陆路口岸最多的城市。

近年来,崇左市充分发挥“边”的优势,围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等重大机遇,重点面向东盟等国家务实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新签约引进上海禹山朗姆酒—糖业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项目115项,总投资625亿元。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制度型开放持续深化,2023年形成33项制度创新案例。跨境电商综试区成功落地广西首笔跨境电商邮包保险业务,开展9610、9710、9810、1210等多种业态模式,是广西跨境电商业务种类最齐全的区域。

2023年,崇左市贸易总量达2393.7亿元,规模比2003年扩大109.3倍;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15年、出口总额连续17年排名广西第一;新增落地加工企业20家,实现工业产值约75亿元,同比增长74.8%;新增外资企业39家,实际使用外资7475万美元。截至2023年底,崇左市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结算量6031.14亿元。全国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实现试运营。

货车从广西友谊关口岸出境。 庞立坚 摄

相比其他口岸城市,崇左市还存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口岸缺乏统筹联动发展、开放优势未能转化为发展优势等问题。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崇左市市长迟威表示,将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一是加强全方位开放合作。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推进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协同发展区建设。深度融入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加快新时代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着力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腹地。深度参与RCEP区域合作,以制度型开放促进与东盟标准互通、产业互利,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二是积极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崇左至凭祥城际铁路,推进凭祥铁路口岸扩能升级改造。大力推进崇左(凭祥)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等项目建设,建成运营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计量检验检测中心,推行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加快建设中越跨境智慧口岸,争取友谊关口岸获批成为国际卫生陆港、爱店口岸获批成为水果指定进境口岸和水生动物指定边境口岸,推动各互市点应开尽开,不断提升边境通道效能和口岸竞争力。

三是提速建设沿边产业园区。突出抓好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崇左片区建设,高质效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形成“一心、两带、三核、多支点”跨境产业协作格局,打造高水平沿边特色产业集群。

监制:李霞 胡芳

统筹:崔楠 赵文萃

内蒙古日报记者:阿妮尔

云南日报记者:邓清文

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

黑龙江日报记者:刘晓云

广西日报记者:管林华

制作:魏佩

[责任编辑: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