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典型案例】王家地村“一核双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赤峰市松山区哈拉道口镇王家地村近年来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主要抓手,依托土地土地流转、棚区分红、冷库出租,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130余万元。

一、基本情况      王家地村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哈拉道口镇境内,国道111线穿境而过,与国道305线交叉,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村土地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000亩,全部为水浇地。辖7个自然营子,10个村民组,户籍人口608户2577人,村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共有党员84名。主导产业为优质玉米、露地蔬菜、设施农业蔬菜、生态养殖、烤烟等。2022年,全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30万元,村民集体分红95万元。王家地村党总支是10星级党组织,先后获得国家、自治区、市县级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自治区级文明村镇,自治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赤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二、主要做法      (一)党建引领为核心,筑牢战斗堡垒      强化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选好人、选能人”的选人用人导向,把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村级换届全过程,2021年,村“两委〞换届时,王家地村重点从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入手,不断改善和优化村级领导班子结构。着力选好配强村班子,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重点抓好“领头雁〞队伍建设,实现了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选优配强了一支富有能力、开拓进取、群众认可好的村“两委〞队伍。注重发挥党员模范引领作用,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通过帮扶引导、政策宣讲等方式,在带头开展致富的同时带着群众共同致富,实现了一批党员干部由“思想先进〞到“领富先锋〞的转变,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夯实组织基础。

(二)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为引擎,壮大集体经济      1.清产核资,摸清资源底数。要想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首先要摸清家底,王家地村理顺村集体资源、资产所有权关系,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合法权益,防止村集体资源、资产流失,实现村集体资源、资产保值增值,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建立了王家地村资源、资产登记台账。现村集体自有耕地1893亩,林地1100亩,机电井87眼,冷库一栋。      2.科学谋划,因需施策。王家地村根据集体资源情况,科学制定发展规划。耕地实现三年一流转,机电井无偿提供给村民组使用,资产类实现一年一交租金等多种形式,对各类资源实现因需定价,并制定逐年增长比例,实现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全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为王家地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安上了资源引擎。      3.实施项目带动为引擎,壮大集体经济。一是争取上级项目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谋划下,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明确“强村带弱村”的发展方向,镇党委、政府选择在王家地村采取“一托九”模式,将项目、人才、资源集中投放到王家地设施农业园区,发展日光温室大棚和冷棚项目,大棚建成后由镇政府统筹管理、统一打包出租,所获收益优先用于监测户的帮扶救助,防止返贫致贫,余下用于壮大各村集体经济,开发公益岗位、建设公益设施、整治人居环境、扶贫资产的维修维护和日常管护等。目前园区年资产收益210万元,实现全镇10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1万元以上。王家地村在设施农业园区2022年实现分红12.2万元。二是本村争取区级壮大集体经济项目,2019年争取组织部壮大集体经济经费125万元,建设冷库一栋,集体经济收入增加5万元。各类乡村振兴项目的实施为壮大集体经济按上项目带动的引擎,助力集体经济发展。

三、经验启示      一是党建引领为核心打牢组织根基。村“两委〞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作为全村工作的中心,强化组织领导,调动积极因素,做到全村一盘棋,上下一条心。聚焦村民所思所盼所想,加快补齐农村根底设施短板,近几年来争取各类财政项目及资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全村范围内开展环境卫生治理、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文明新风逐渐形成。      二是立足自身实际,挖潜增效。确立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中,王家地村坚持从村情实际出发,利用自身资源、资产优势,坚持扬长避短,以村集体土地流转经营为村集体主要收入,并逐步探索多种经营为辅逐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      三是发挥项目优势,实现集体经济稳步增长。积极争取上级扶持项目,辅助壮大村集体经济。确保村集体经济稳中有升。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有力保障。      四是造福于民。王家地村集体经济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加大村级基础建设,整修农田作业路,补贴合作医疗。“道德银行”表彰各类先进人物,全年累计支出100万元左右,现在的王家地村,产业兴旺、民风淳朴、美丽和谐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和谐村。

[责任编辑:王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