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两会·聚焦点】紧扣各项工作主线,我们坚定不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确立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内蒙古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步履铿锵,举措有力,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领域,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为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注入强劲动力。

夯实根基 强化主线有形有效

看一场乌兰牧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演出,在精彩的节目里体会同根同源的民族情结;用基层干部群众听得懂、能接受的朴实语言,带来关于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深度解读……

2月26日至2月27日,自治区民委“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基层行主题宣讲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巡展来到包头市。活动中,呼包鄂乌(乌兰察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创共建同步启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持续深化的过程,从理论研究到宣传教育,内蒙古各地不断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和载体,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走进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吉格斯太镇蛇肯点素村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站,热茶腾腾,热议阵阵。“2024年产业怎么规划?环境卫生怎么搞?”村民围坐在一起,为发展想点子、谋对策。

建设1000多个四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心(基地、所、站),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语境大氛围;建强四级“领导小组+促进会”组织,建好四大宣教实践平台,实施主题宣讲、共建精神家园等六大工程……在鄂尔多斯市,一个全区域覆盖、全层级联动、全方位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组织体系正在发挥强大效能。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内蒙古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引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有的放矢抓好落实。印发了《关于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若干措施》,全力把这条主线落实到内蒙古各项工作之中。组织实施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工程,努力为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提供支撑。夯实思想基础,凝聚精神力量,做到有形有感有效,推动形成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

凝心聚力 共促发展步履稳健

在赛银花村党支部书记黄银昌的车里,常年准备着长臂手套、高锰酸钾等肉牛养殖的必需品。作为兴安盟突泉县太平乡赛银花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会长,只要村民们需要,黄银昌会随叫随到。

近年来,突泉县将致富带头人、种养殖能手等纳入各基层促进会,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产业指导,引导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中。“赛银花村的肉牛养殖规模达1000余头。我们要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让‘石榴花’常开在赛银花村。”黄银昌说。

全国人大代表,兴安盟委副书记、盟长苏和说:“兴安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苏和介绍说,兴安盟曾两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的殊荣,现在正朝着创建“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盟”的更高目标迈进。

内蒙古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谋划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于各族人民心灵深处,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凝聚磅礴力量。

呼和浩特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全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培育乳业、大数据、硅材料、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现代化工“六大产业集群”,打造科技创新、交通物流、休闲度假、现代消费、教育医疗“五个区域中心”,让各民族群众干事有动力、生活有质感。

呼伦贝尔市聚焦办好两件大事,推深做实文旅产业提标提效发展、农牧业增量增质发展、新兴产业集约集聚发展、生态产业乘时顺势发展、传统产业创新创优发展“五大行动计划”。

全区上下同心同力、团结奋进,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中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24627亿元,增长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3位。

凝心聚力促发展,内蒙古各地推动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愈加稳健。

勇毅前行 聚焦主线意气风发

刚刚落下帷幕的“十四冬”,开闭幕式文体展演融合中国风范、民族特色、北疆韵味,大美中国的画卷徐徐展开;35支代表团3000余名运动员逐梦赛场,规模创下历届之最;丰富多彩的冰雪季活动竞相展开,各族群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走向“沸点”。

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有力举措。

聚焦舞台,“京蒙协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儿童舞台剧《国家的孩子》诠释“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民族团结佳话。

走进校园,内蒙古工业大学“红石榴”宣讲团以青年人的语言、身边人的故事宣传党的理论政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奉献青春力量。

来到基层,乌海市海勃湾区凤凰岭街道打造“网格+信访维稳、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志愿服务、民生救助、民族宗教”的“1+N”治理模式,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国人大代表、兴安盟扎赉特旗乌兰牧骑副队长何买拉苏说:“作为一名基层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吸取精华、汲取能量,创作更多与时俱进的文艺作品,把群众作为表现主体、服务对象,从基层生产生活中找选题,对人民负责,努力做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全国政协委员、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杜明燕说:“我们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聚阳生焰,拢指聚拳。阔步新征程,内蒙古正以实际行动呵护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奋力书写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新时代美好画卷。(草原全媒·正北方网记者  柴思源)

[责任编辑:孙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