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一曲荡气回肠的治沙长歌 ——评广播剧《大漠追绿梦》

◎郝世秀

不久前,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新闻综合广播播出广播连续剧《大漠追绿梦》,着眼鄂尔多斯人跨越70载驰而不息的防沙治沙事业,多角度全方位记录了“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鄂尔多斯大地上的生动实践,用艺术作品向伟大历史致敬。

讲好真实生动的治沙故事。广播剧《大漠追绿梦》中的“大漠”,就是鄂尔多斯高原上的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亿万年地质演变沉积大量沙粒,是我国北方沙尘暴的源头之一。广播剧《大漠追绿梦》共有3集,贯穿建国初期、80年代改革开放,直至新世纪时间线,以治沙站、农牧民群众、当地企业3个领域的现实人物为原型,深情还原了战斗在沙漠里那些鄂尔多斯人的生产生活故事,把鄂尔多斯人生生不息、百折不挠的治沙精神,以及实实在在的生态建设成果呈现给世人。

在故事里,我们结识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战线老一辈的治沙人的典型——治沙站长“王玉珊”,在他的团结带领下队员们不畏艰险挺进沙害最严重的“台格庙”大明沙,他们相信科学,把“穿靴戴帽”“前挡后拉”固沙植树的实用技术普及给战风斗沙各族群众;他给林校毕业生“杨柳”放手施展的机会,让热血青春在治沙造林中迸发无限能量;在游戏中他潜移默化把“植树护绿”的希望种在下一代的心里……一个把毕生献给治沙事业的可歌可泣的共产党员形象丰满地呈现在听众眼前。

一句报恩的承诺把“冯玉珍”丢到毛乌素沙漠,她收起不甘和委屈,像一颗火种一样,把一寸一寸的绿色嵌进风大雨少的沙子里,凭着一股韧劲、带着一把钢钎,30多年间种树7万多亩,造出一方鸟鸣蝶戏、瓜果飘香的人间天堂,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梦想照进现实。

在《大漠追绿梦》一个个鲜活感人的故事中,既有中国人骨子里重情重义的传统美德,也有不听凭命运摆布、改变生活面貌的不屈斗争精神,还有守望相助共进退的乡亲乡情。一路听下来,有狂风屡毁苗时的扼腕叹息;有治沙人被病魔击倒时的沉重悲痛;看“周晓龙”站在企业发展十字路口,跟着他百感交集、愁肠百结;在穿沙公路建成的庆功宴上,不由让人也有了醉意……治沙的故事跌宕起伏,听众在峰回路转的情节中充满期待,有如一曲荡气回肠的长歌,令人回味无穷。

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价值。《大漠追绿梦》故事契合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即“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定位,解读着治理沙漠这一时代命题,承载着丰厚的精神价值。

作品的语言使用富有特色。剧中人物对白中既有普通话、内蒙西部方言,也有少数民族音调的汉语……反映出面对“灰沙梁”这个共同的敌人,各民族人民“共居一地、共事一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一心治沙造林、建设美丽家园,共建“绿水青山”、共享“金山银山”。作品为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积极作用。

《大漠追绿梦》以建在库布齐沙漠里的“亿利集团”为蓝本,用声音还原了企业的发展,呈现了“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的前世今生。10年中,库布其沙漠实现5000多平方公里绿化面积,控制荒漠化面积近1万多平方公里,不仅获得了可观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为全球荒漠化防治提供了鄂尔多斯方案。黄河“锁边林”更是把建国初期每年向黄河推进60米、流入泥沙1.6亿吨的库布齐沙漠,牢牢封印在“几字弯”的黄河岸边,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重大历史性转变。正是有了治理沙漠、治理荒漠化的成功实践和突出成绩,让全球唯一致力于推动世界荒漠化防治和绿色经济发展的大型国际论坛,在库布其沙漠落户。库布其治沙技术不仅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等国内成功复制,并向沙特、蒙古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为保护地球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展现大国担当。

在《大漠追绿梦》中,一个个鲜活感人的故事处处闪现着中国人身上宝贵的精神价值和为改变自然面貌迸发出的强大精神力量。

“冯玉珍”与沙漠结缘是因为父亲为了报恩而许下的亲事,体现了中国人朴素的价值观,传递着中华民族重信守诺、重情重义的传统美德。在面对肆虐的风沙,她毫不退缩,凭着把钢钎磨短的执着,用30多年的时间让沙漠有树有良田;“王玉珊”向家人瞒下病情一头扎进毛乌素沙漠,把毕生献给了植树治沙事业;“周晓龙”放下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来到盐场,在政策扶持下建起“穿沙公路”,并在库布其沙漠地区探索产业化治沙新思路,依靠科技进步,开发了沙漠旅游、沙漠生物医药、沙漠新能源等多种生态产业,走出了一条沙漠治理与新兴产业发展的新路子。故事展现一线治沙人的创业精神的同时,也充分彰显了以“包书记”为代表的党政领导干部把舵引航、带领鄂尔多斯人一代接着一代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的强大力量。

作品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用个别典型还原大多数面貌,让无数沙区人民战天斗地、不屈不挠、勇于创新的库布其精神融入逐绿梦,声动几字弯。作品展现出的丰富精神价值提升了广播剧的品位,传播了主旋律,弘扬了正能量。

打造叫得响、传得开的精品力作。《大漠追绿梦》展现的是绵延70年的治沙历史,精彩动人、富有影响力的故事不计其数,囿于体量,作品语言运用可谓“惜字如金”,充分发挥“浓缩”的价值。编创团队精巧布局、精心打磨细节,通过人物对话的形式,把70多年治沙史涌现出的重要事件、主要政策、关键人物等链接起来,对话的背后是宏阔的历史,细读之下才知“此中深意”。

作品深度挖掘不断融合传承的乡音乡情,放大感情张力。全剧大量使用鄂尔多斯当地语言,使作品更贴近群众、更富感染力,增强了故事的表现力。作品人物对话中常出现带有少数民族口音的汉语,真实反映了沙区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同力治沙的事实。这样的语言如同“活化石”一般留存在作品中,让更多人在作品中听到了鄂尔多斯高原千年历史积淀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听到了守望相助和文化流传。

广播剧主题歌契合作品主题,将鄂尔多斯彪炳千秋与日月同辉的治沙精神用歌曲的形式呈现,令人震撼。主题歌内容与作品内容融为一体、互相呼应。主题歌乐曲结合了二人台和信天游的风格,富有地方特色,曲调高亢明亮、悠扬动听,词曲朗朗上口,进一步增加了作品的传播性和表现力。

广播剧《大漠追绿梦》创作始终秉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理念,无论是“穿靴戴帽”“前挡后拉”的科学治沙技术,还是依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思想,开发沙漠多种生态产业,让鄂尔多斯走上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均有着现实参考价值。《大漠追绿梦》这部作品已成为治沙人的知识宝库,为沙区人提供了致富良策,为世界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方。

[责任编辑:段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