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十四冬”城市故事|这就是呼伦贝尔——借力“十四冬”,打造冬韵之城

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22日电(记者赵泽辉、朱文哲)呼伦贝尔拥有大草原、大森林、大湖泊、大湿地等丰富自然景观,一曲传唱大江南北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展现了呼伦贝尔的夏季美景,随着“十四冬”的成功举办,呼伦贝尔的冬季韵味也逐渐揭开了面纱。

这是2022年7月25日拍摄的呼伦贝尔莫尔格勒河草原风光。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摄

呼伦贝尔总面积约25.3万平方公里,近日的寒潮天气也让参加“十四冬”的人们领略了“冬”的味道。呼伦贝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48个民族在这里共同生活,有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还有国内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森林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水乳交融。

呼伦贝尔市常务副市长胡兆民说,呼伦贝尔的冰雪资源丰富,有自然资源的优势、有地形地貌的优势,有边境口岸的优势,也有人文历史的优势,筹办“十四冬”让呼伦贝尔拥有了成型配套的冰雪运动场馆集群,发展冰雪产业可谓万事俱备。

这是2月14日拍摄的“十四冬”速滑馆夜景。新华社记者 朱文哲 摄

如今,呼伦贝尔的冰雪与体育、文旅、新兴产业等加速融合,各旗(市、区)相继形成品牌和特色活动,冰雪那达慕、冬季英雄会、中国冷极马拉松等特色冰雪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同时,呼伦贝尔文旅活动异彩纷呈,旅游市场火爆,2023年共接待游客近3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500亿元。

呼伦贝尔降雪量充沛,初雪早、终雪迟、雪期长,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25摄氏度左右,为高寒环境下工业品暴露检测实验创造了优质条件。多年来,中国商飞公司、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等知名企业、研究院在呼伦贝尔进行了多种机型的耐寒测试。各家汽车厂商的车辆冬测也常年“落户”有着“中国冰雪之都”美称的林中小城牙克石。

选手在参加海拉尔“冬季英雄会”。新华社发(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文化旅游体育局供图)

“牙克石汽车冬测产业的发展始于2006年。”牙克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局局长刘伟介绍说,经过10余年的产业培育,牙克石形成了以汽车整车冬季测试、汽车冬季零部件测试、高端汽车冬季试乘试驾和冬季汽车旅游的汽车冬季测试体系。“2023年,牙克石已测试车辆2千余台次,接待近300家车企的5万余人次测试工程师,营业收入1.2亿元。”

呼伦贝尔致力于让“冷资源”释放“热效应”。近年来,全市不仅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化工等工业重点领域进一步壮大,大数据、云计算、光伏发电等新兴产业呈现蓬勃势头,冰雪装备制造、冰雪现代服务业培育和冰雪人才教育等冰雪产业也不断提档升级,造雪机、压雪车、索道、雪地摩托车等冰雪装备制造产业逐步发展起来。2023年,呼伦贝尔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95.57亿元,同比增长6.1%,创7年来最高增速。

 车辆在牙克石市进行冬季测试。新华社发(牙克石市委宣传部供图)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呼伦贝尔市委书记高润喜表示,呼伦贝尔将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地缘、资源优势,大力推动冰雪旅游发力成势,多措并举提升冰雪产业能级,促进冰雪运动文化事业发展,以赛为媒撬动冰雪事业蓬勃发展,加快推动“冷资源”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责任编辑:赛音毕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