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践悟方法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践悟方法论”专题

【学习金句】

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实践分享】

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持续完善

近年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大思政课”建设工程等深入实施。北京市在北大红楼、首都博物馆等建立“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上海市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深入推进,“三全育人”融入立校办学、教书育人全过程。

强师举措落地见效

2021年起,教育部实施“优师计划”,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培养1万名左右本科师范生;2023年,启动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优秀教师;“国培计划”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提升行动计划启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形成新局面。

用好教育评价指挥棒

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历史性、实践性难题。在暨南大学,教师分成教学、教研、研究等不同类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不再单纯以论文来衡量;在浙江杭州,学生期末成绩评定细分为学业水平评价、表现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丰富的成长记录取代了“只见分数”的成绩单……改革实践充分证明:解决好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是全面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的关键一步。

【专家解读】

作者: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博导 彭泽平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教育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支点与强大引擎,无论是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的建设,还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都离不开教育强国建设这一关键抓手。究其原因,就在于人是一系列强国战略的核心要素,教育强国在整体强国目标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创新性作用,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是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随着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开始深刻认识到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前提性作用,开始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重视下,我国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连续10年保持在4%以上,教育成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第一大支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完善与教育强国建设相匹配的战略性投入机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真正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使教育事业发展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强大经费保障。

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打造充满生机活力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必须以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建设作为要务。坚持“普惠优质”的方向,持续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同时要坚定贯彻科学保教的办园方针,让学前教育回归儿童生命的本源和教育本质,推动我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对于义务教育而言,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学校建设标准化、师资配置均衡化、教育关爱制度化,坚持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投入的重中之重,全面推动义务教育内涵式优质均衡发展。在普通高中教育方面,则要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在高等教育方面,打造充满生机活力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需深入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调整,大力推动“双一流”建设,健全和完善高等教育的治理体系,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强化科教融汇,不断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和战略先导力量。

一体化统筹协同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释放教育、科技、人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从本质内涵、内部联系来看,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是“三位一体”的关系,三者之间有着全面互动的“循环互促”逻辑。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教育强国是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先导性工程,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则是教育强国的“加速器”和“资源库”。因此,教育强国建设必须与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有机结合、一体统筹推进,以发挥协同效能。在统筹强化科技、教育、人才相互贯通、协同发展时,应通过强化制度供给、紧紧围绕基础研究、构建新型产教融合平台等途径,为三者相互贯通、协同发展提供保障、激活动能和搭建桥梁。

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坚决革除教育体制机制的弊端,直面当前教育体制机制积弊,从人民群众关心的、需要解决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从教育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入手,推动改革攻坚取得新突破。当前,需进一步重点加大在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经费投入体制、教育评价体系、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教材建设和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的攻坚力度。在考试招生制度方面,进一步深入探索构建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坚决扭转应试教育倾向,助推学生健康成长与国家科学选才;在办学体制改革方面,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致力于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在教材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上,全面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在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上,坚决推进破“五唯”,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彻底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促进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通过强化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为教育强国建设激活力、增动力。

打造高质量创新型的大国良师队伍。高质量教师队伍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要致力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强化党管教师队伍建设的原则,牢牢掌握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权,将教师队伍建设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支持战略领域,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构建师德养成的长效机制,不断推动教师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和荣誉感,支持和吸引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与此同时,全力振兴教师教育,建立开放、协同、联动、多样化的教师激励体系和成长服务体系,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作者: 彭泽平)

[责任编辑:姚亚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