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锦绣中国年|春节文旅繁花竞放 市民游客乐享文旅盛宴

包头金街打开了最热闹的“春节模式”。

文旅乘风起,鹿城绽芳华。2024年新年伊始,包头就以最盛大的形式和最赤诚的心意,为热烈而生动的农历新年翻开了新的一页。

2月9日除夕当天,包头金街打开了最热闹的“春节模式”,威风锣鼓、高跷秧歌、舞龙舞狮,漫瀚剧选段、乐器合奏、二人台……精彩纷呈的民俗表演引得现场喝彩声此起彼伏,浓浓的年味儿四处弥漫;看表演、赶大集、尝美食,一系列活动点燃了新春的氛围感。除夕夜包头金街日客流量达4.64万人次,再度刷爆包头人的抖音和朋友圈。

来自河北衡水的游客陈真说:“这里古色古香特别有韵味,节日气氛特别浓厚,踩高跷扭秧歌等民俗活动非常热闹,让在外的我们也感觉很温暖。”

欢天“雪”地过大年、文博迎春过大年、“艺”起庆春过大年、浪漫烟花过大年、寻味市集过大年、嗨购盛宴过大年、非遗体验过大年、璀璨花灯过大年、民俗闹春过大年、赏景纳福过大年……十大场景、167项重点文旅活动,为春节期间广大市民游客营造了全方位沉浸式的新春文旅体验。

现场感受中国春节文化的独特魅力。

2月12日(农历大年初三),包头博物馆春节假期开馆第一天,便有众多市民前来感受包头文化新年的独特魅力。转九曲、寻宝、拓龙钱、看展览……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度过新春佳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转了九曲,还赢得了小礼物,寻宝活动又让我知道了很多包头本土文物的历史。春节假期在博物馆里度过很有意义。”张岂铭小朋友说。

包头博物馆副馆长叶永晟介绍,春节期间包头博物馆精心策划了以“北疆龙腾贺新春”为主题的15项共120场活动。“希望让广大观众在包头博物馆过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的春节,感受中国龙文化的独特魅力,了解传统民俗的魅力所在。”

春节期间,“龙腾盛世·北疆明珠”2024包头南海迎春灯会花灯璀璨,市民游客络绎不绝。造型各异的“龙”元素花灯、喜庆的大红灯笼、近千盏氛围亮化彩灯……应有尽有、如梦如幻。“南海女神”“龙腾盛世”“年年有余”等十多组大型灯组备受关注,给市民游客呈现了一场流光溢彩,璀璨夺目的彩灯盛宴。

传统民俗表演。

市民陈女士与家人一起来观灯,她说:“包头很多年都没有这么美的灯展了,出乎我的意料的美,年味特别浓,造型做得非常的生动逼真,龙元素特别多,南海女神眼睛还会眨,希望孩子们能感受到文化的传承。”

包头市南海景区经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业务部部长李雪莲介绍:“南海灯会布展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采用声灯光电技术,以中国风、民俗味、人文情为主题,重点打造了几座龙主题彩灯,活动期间我们还准备了很多大型活动,希望给包头市民和游客朋友们营造浓厚的新春氛围。”

新春不打烊,欢乐过假日。购年货、逛庙会、赏花灯、看社火,丰富多彩的活动持续不断,让春节期间热度延续。包头金街年货大集、非遗传统民俗展、民间艺术展、老城庙会演持续至2月25日(农历正月十六),包头主要文化场馆、公园广场、主要商圈、各旗县区文旅活动百花齐放竞相开展。

包钢工业旅游首次在龙年春节期间推出了春节不打烊活动,包钢工业旅游景区讲解员宋佳怡介绍:“市民和游客朋友可以在春节期间打卡体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工业研学旅游线路,近距离感受钢铁生产场景,传承红色精神,感受‘齐心协力建包钢’的火红岁月。”

2月13日至15日,春节期间包头市区社火巡演在市区火爆上演。昆区、青山区、九原区、东河区几个巡演场地锣鼓震天,数百名社火队员身着盛装登场。翻腾的长龙、悠然的旱船、滑稽的大头娃娃……演员们随着鼓点热烈舞蹈,不断将气氛推向一个又一个高点,现场观众热情高涨,掌声喝彩声汇成一片。

包头市区社火巡演在市区火爆上演。

从青岛来包头探亲的武文瑾小朋友说:“我第一次见到这种充满民俗元素的服饰和表演形式,幽默的跑驴、热闹的腰鼓这一切都太有意思啦!”

好戏连台,精彩不断。2月14日(正月初五)晚,2024年41°固阳献春节烟花晚会在木兰广场上演,花形、扇形、焰火瀑布等各种精美造型的烟花接续上演,历时25分钟的焰火为全市人民群众、归乡游子及外地游客打造了一场视听艺术盛宴。

专程从市区乘坐公交专线来看烟花的小呼和朋友们看完烟花秀后直呼过瘾:“今天是大年初五要‘迎财神’,又是‘情人节’,看烟花又浪漫寓意又好,希望龙年能够事业爱情两丰收!”

从春天出发,在新起点上奋力奔跑。春节期间,包头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勇也通过央视的采访向全国游客发出邀请:“骑着马儿唱着歌,坐着坦克唠着嗑。大家耳熟能详的草原英雄小姐妹,齐心协力建包钢的故事就发生在包头,欢迎大家来到“世界稀土之都”包头。”

郭勇表示,2024年包头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将围绕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各项任务,围绕“一都三城一地”目标,大力推动包头三条旅游带特别是黄河景区建设,通过“欢欢喜喜过大年”“黄河开河节”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把包头打造成为文化繁荣的高地、文艺人才的洼地、近悦远来的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文/记者 康璐 图/记者 祝家乐 刘晓婷)

[责任编辑:任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