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新春走基层·春节他们在一线|河套盆地采油人:冰清雪白一抹红

“哐当,哐当……”大年初三,一阵响亮的钻井声,打破了河套盆地的寂静。

这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境内的华北油田公司巴彦油田隆华1井钻台。12米高的平台上,石油工人们正紧张地开展固井作业。

2月8日,巴彦油田隆华1井工人正在进行固井作业。新华社记者李云平 摄

瓦蓝的天空、皑皑的白雪、喷涌的石油,工人们鲜艳的红色工作服在阳光下十分耀眼……在万家团圆的新春佳节,巴彦油田的300多名员工还坚守在采油一线。

春节期间正是深井钻探的关键期。“1天最多要下入675根钻具、套管,每根长度10米左右,总长度达到6739米。”钻井队队长黄智说,时间紧、任务重,钻井平台实行全年、全天候工作制,班组成员轮流值守,“我们就在钻井平台上过春节了”。

高强度的工作下,不到半个小时,工人们的棉大衣就被汗水浸湿。但野外气温零下20摄氏度,寒风刺骨,大衣很快上冻、结冰,还被蹭上斑斑点点的油污。

“近期连续降雪降温天气给钻井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再加上井下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每一根套管下井都得精心安排,减少套管下入遇阻、漏失风险。”黄智扯着嗓子,指挥工友们把一根根套管对扣、上紧、下入。

巴彦油田地处河套盆地,2018年钻探出第一口高产工业油流井,随着原油勘探、开采、处理、运输工作能力不断提升,现在已建成内蒙古西部首个年产百万吨油田。

隆华1井是巴彦油田光明区块超深风险探井。这口井若钻探成功,将开辟河套盆地临河坳陷勘探新局面,形成新的亿吨级规模储量接替区。

贴对联,挂灯笼,吃上一碗热乎饺子,和工友们过了个简单的春节,临河作业区副主任侯玉伟便带领着值班员工开始巡查作业。他们要把井口流程、阀门、仪表等全部摸排一遍,一天下来得连续户外工作七八个小时。

2月8日,巴彦油田临河联合站工作人员查看输油管线压力等参数。新华社记者李云平 摄

“低温天气里,仪表可能冻堵造成失灵或高压,咱们要随时观察数据变动,及时调整参数。”侯玉伟的睫毛和眉毛上挂满冰霜,不时对着冻僵的手哈口热气。

目前,巴彦油田的生产井有300余口,日产原油超3600吨。每天都有大量原油被送到临河联合站进行收集、处理。

记者在这里看到,卸油车辆络绎不绝,进站、过磅、脱水、卸油、化验。上罐测量液面、擦拭机泵,站长姜新红记录着原油外输流量、压力。工作20多年的她,已经是第10个春节没有回家。

姜新红说,每逢佳节坚守岗位,对石油人而言早已习以为常。春节前后正是石油供应较为紧张的时期,更要确保原油平稳生产。

每天凌晨3点左右,华北油田公司巴彦分公司的原油转运站内,外运原油的火车缓缓驶出栈桥,由此踏上西油东送之旅。

2月8日,巴彦油田原油转运站工人正在检查火车罐装原油情况。新华社记者李云平 摄

翻资料、问专家、改进工艺……经过不断摸索,转运站站长李锦帅带领工友们成功将装车时间由7小时缩减到6小时。

“春运期间,为了保障民生,原油运输火车要给旅客列车让路,因此站上修改运输频次,想尽办法提升装车效率。”李锦帅说,“除夕前后抓紧休息了几天,举办了春节联欢和岗位培训。大年初二,我们就恢复了火车外运。” 他说,这条铁路线就是输油大动脉、生命线,要全力保障它安全、高效运转。提高原油发运能力和周转效率,就是为打造国家重要能源基地贡献力量。(记者李云平、安路蒙)

[责任编辑: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