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博物馆里品文化 龙乡赏“龙”过龙年

“阿姨,我来领取文物福卡。”

大年初四上午10点,来自北京的郑芊荻小朋友在家长的带领下到赤峰博物院赤峰博物馆馆区参加“我用文物送祝福”活动。

只见郑芊荻手拿文物福卡对照文物一一观看记录,参观过程中她还不时提出问题,爸爸妈妈为她讲解指引牌上的介绍,爷爷奶奶则用记忆中的故事解答这份疑惑。在家人的带领与帮助下,郑芊荻找到文物福卡上的龙纹银盒后拍照记录。

“我找到的文物是契丹华韵展厅的龙纹银盒,龙代表吉祥如意,在新的一年里祝大家龙行龘龘,前程朤朤。”郑芊荻双手抱拳,开心地向大家送出新年祝福。

“以前过年要么外出旅游,要么去亲戚家串门,孩子现在上小学了,感觉应该带她参加些更加有意义的春节活动。”父亲郑伟说,他作为土生土长的赤峰人,让下一代从小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很有必要,接下来全家人还将一起到赤峰博物院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馆区参观。

赤峰博物馆馆区通过赤峰博物院微信公众号在正月初四、正月初六、正月初八向百姓发出拜“文化年”的盛情邀约,郑芊荻一家欣然赴约。在这一期活动中,龙首绿釉鸡冠壶、龙纹银盒等一些具有龙元素的文物被人们一一寻找出来。

对郑芊荻一家来说,选择在春节期间打卡博物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到博物馆看一看作为重量级文物参加中国国家博物馆“龙肇新元——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的“中华第一龙”的模样。

“能看到具有龙元素的文物,看到‘中华第一龙’复制品我很开心。”郑芊荻说。

为满足群众文化生活新期待,赤峰市文化和旅游局、赤峰博物院共同特别策划推出龙乡赏“龙”大型线上龙文化海报主题活动,精选馆藏带有龙形和龙纹饰的31件(组)文物拍成图片,制成海报,从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每天一张海报进行线上展示,实现线上观“龙”,屏上看“龙”,掌上赏“龙”。

“孩子已经在手机上认识新石器时代龙形玉玦、碧玉龙,回去之后我也能带孩子了解更多的文物故事。”郑伟说。

春节假期,赤峰博物馆馆区平均每天接待游客1900余人,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馆区平均每天接待2100余人。

在春节这个特别的节日里,无论是线下游览还是线上云游,在博物馆里聆听历史的回音,感受文化的魅力,赋予过年新的仪式感,注入新内涵。来博物馆感受别样年味,已成为百姓的过年新选择。

小朋友分享自己找到的文物。

小朋友根据文物送出新年祝福。

妈妈为孩子讲解“中华第一龙”的造型。

一位小朋友手拿文物福卡进行比对。

赤峰博物院赤峰博物馆馆区人头攒动。

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馆区人们聚集在一起参观文物。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李雪瑶

[责任编辑:段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