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盟市动态】阿鲁科尔沁旗:生态家庭牧场走向适度规模化养殖

正值寒冬,皑皑白雪覆盖了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大地,在绍根镇浩力宝嘎查的双金龙生态家庭牧场,牧民双金龙一家忙活得热火朝天。在这里,一排排整齐的牛栏、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牛和一辆辆农用机械安置得井井有条。据了解,阿鲁科尔沁旗结合自身资源实际,摸索出了一套“种养结合、高效精养、绿色循环”的适度规模化养殖模式,许多像双金龙家这样的生态家庭牧场生产模式陆续在全旗推广开来。

“冬春季节外面牧草少,牧民们都在自家舍饲肉牛,所以实施冷配更方便。”双金龙向记者介绍:“现在舍饲条件好,饲草饲料有全株玉米青贮、全价饲料等,母牛更健康、体质更好,冷配受胎率跟夏秋放牧基本上是一样的。”

冷配改良是发展肉牛产业投入少、获得高效益的措施之一。双金龙是一名畜牧改良员,近几年来,他采用西门塔尔牛五代以上优良品种冻精,每头牛系谱清晰可追溯,并建立冷配档案,改良后每头牛增收3000元左右。他采取分群管理、分阶段营养需求等方式,对牛群进行饲养饲喂,把养殖牛群分不同种类,根据成长、发情等情况,提供所需营养饲料。对新生牛犊、产后母牛及时采取调理保护措施,有效提高了牛犊存活率,缓解了母牛产后体质虚弱问题。通过精细化管理、科学化养殖,基础母牛繁育率保证在100%。

以往,牧民过度依赖逐水草而居、肉牛自然繁育的养殖方式,冬季肉牛繁育率很低。20年前,阿鲁科尔沁旗开始实行无公牛冷配政策。如今,全旗肉牛冷配率达到了85%以上。冷配改良在每年年初完成,到了当年10月末,母牛基本产犊结束。养殖户的牛群在次年6月中旬放牧前,牛犊已经达到6月龄,这个年龄段的牛犊可以高价出栏上市销售,还减少了天然草原上放牧的牛数量,大大缓解了天然草场压力。

“之前大家为了赚钱,一股脑地养牛,后来发现自家饲草不够,还得大量买饲草。反而亏了不少。”双金龙向记者介绍道。

双金龙通过冷配改良提质增效的同时,积极转变思路,变以往无计划、粗放式的养殖方式为以草定畜、为养而种。他家每年种植优质牧草240亩、青贮玉米35亩、饲用玉米40亩,依据现有饲草产量,特别是青贮产量,将基础母牛数量严格保持在50头左右,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减少饲草购入量,提升经济效益,实现了种养结合、循环发展。

如今,双金龙的做法是阿鲁科尔沁旗生态养殖模式的缩影。许多家庭牧场积极采取措施,科学饲养肉牛,除种养结合、以草定畜外,绍根镇爱民温都嘎查、巴彦温都尔苏木先后建成了托牛所,用集体资金建设功能完善肉牛养殖设施,组建专业服务人员,面向周边牧民提供托养服务。托养服务模式优点在于将肉牛养殖科学合理分工,饲草料生产加工和养殖服务等实现规模化和专业化,规模化可以降低成本,专业化可以效率更高、做得更好。投资养殖肉牛者,不用考虑建场、雇人、购置设备等,将资金和精力全部用在养牛上。

同时,双金龙积极将自家生态牧场养殖数据上报“存档”,为赤峰市肉牛养殖大数据分析贡献数据力量。赤峰市肉牛大数据平台“草原云牧”实现了肉牛育种、防疫、交易等信息化管理,阿鲁科尔沁旗已完成录入1.3万户44万头肉牛信息。大数据平台从建立自家电子牧场开始,到一个嘎查村、苏木乡镇、到旗县区,最后汇总到赤峰市大数据平台,通过四级管理,实现对肉牛科学掌控。通过平台可精准掌握肉牛存栏、改良配种、犊牛出生、疫病防控等数据,还可以管理人工授精员,为畜牧业生产管理和产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据了解,肉牛提质扩群项目管理模块还专门为国家肉牛扩群提质项目实施服务,实现了对享受补贴母牛高效精准统计服务。平台建立肉牛交易市场,实现了供求双方轻松对接,交易成功电子档案可以转移,助力牧民在致富路上越走越“牛”。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王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