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集宁区——为爱“把脉” 让婚俗改革更有新意

婚俗礼仪与时俱进,文明新风吹拂城乡。

近年来,集宁区志愿者协会针对部分新婚夫妇存在家庭观念薄弱、婚后责任感不强、婚姻幸福感不高等问题,开展了“山城摆渡人 温暖一座城”婚俗文明志愿服务项目,将婚前辅导、婚俗新风、中式传统婚礼仪式等志愿服务有机融合,让新婚夫妻在体验别具特色的婚礼仪式中,感悟婚姻家庭蕴含的责任和担当,形成正确的婚姻价值取向。同时,集宁区志愿者协会进一步强化家庭关系指导,持续提升婚姻纠纷调解能力,帮助家庭成员学习经营婚姻知识,引导更多人树立健康向上的婚姻家庭观,形成移风易俗、喜事新办的文明新风。

日前,集宁区志愿者协会利用集宁区民政局婚姻登记综合保障中心提供的免费“喜堂”,为新人罗娜和爱人赵宇举办了一场简约的婚礼仪式。伴随着悠扬的古典乐曲,他们身着中式礼服步入婚礼现场,双方遵循古制,行结发礼、饮合卺酒、交换信物,在充满幸福寓意的礼节中,表达着彼此的爱意。

“我觉得两个人在一起要以感情为重,把时间和金钱花在以后的生活当中,而不是铺张浪费,像今天这样的中式婚礼简约又充满仪式感,很有纪念意义。”罗娜告诉记者。

转而走进中心的婚姻家庭辅导室,婚姻家庭辅导员闫彩霞与新人宋国栋和张昭面对面交流,围绕新时代婚姻观、家庭观,为他们现场讲解婚前教育手册和幸福婚姻的经营方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婚姻观,为建设和谐幸福家庭做好准备。

“我和爱人张昭在一起7年了,感情一直很好。今天领证后,为了规避结婚后在相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小摩擦’,特意找婚姻家庭辅导的老师给我们进行了一个婚前辅导和普法宣传。我们觉得受益很多,今后就可以更好地去对待婚姻、经营婚姻。”宋国栋说。

闫彩霞说:“婚姻家庭辅导不仅有助于促进婚姻家庭和谐稳定,也是增进彼此了解、防范化解问题的有效方式。通过志愿服务,进一步帮助新婚夫妇做好角色的转变,从而更好步入婚后生活。今后,我们还会继续做下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此外,集宁区志愿者协会还依托集宁区民政局婚姻登记综合保障中心和八办一乡一镇设立的婚姻家庭辅导室,开展离婚“冷静期”干预工作,通过志愿者与当事人的电话沟通、面对面调解等方式,为离婚“冷静期”夫妻提供婚姻辅导,引导夫妻双方换位思考、互相理解,减少冲突,让矛盾纠纷止于未诉。

在集宁区前进路街道为民社区的婚姻家庭辅导室里,原本还在因一点儿琐事吵得不可开交、赌气要离婚的一对夫妻,在闫彩霞的调解下,夫妻双方放弃了离婚的念头。

“为促进家庭社会的和谐,我们会给处于离婚‘冷静期’的夫妻做常规调解工作,跟进调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给婚姻有困扰的家庭提供一份公益服务,倾听他们的声音,提供调解和帮助。每当挽救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我特别成就感。”闫彩霞说。

截至目前,集宁区志愿者协会共开展“传承中华优良家风,倡树新时代婚姻观”宣讲活动132次,婚前教育新婚夫妻4000余对;婚姻家庭调解(处于离婚“冷静期”的夫妻)3000余对,成功挽回1500多个濒临破碎的家庭,调解成功率49.5%。

“为了让婚俗改革更加深入人心,我们通过主流媒体、网络、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方式,开展宣传和倡导工作,引导居民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传统婚嫁观念,提高群众对婚俗新风的认同感和参与度。”集宁区志愿者协会婚俗改革志愿服务队队长王淑丽表示,协会将持续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做好婚姻家庭的各项服务工作。(本报记者 王锦鹏 通讯员 诸葛瑞雪)

[责任编辑:辛永红]